证监会急抛可交换债券意见稿
市场呼吁二次发售细则尽快出台
让市场人士争议颇多的大小非二次发售及发行可交换债券机制,终于在9月5日晚有了一个短暂的结果。
由于A股市场持续下跌,而市场对于下跌的指责多集中于“大小非减持”,在此背景下,证监会9月5日开会专题讨论利用可交换债券控制大小非减持一事,并在当晚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著名财经评论人士水皮当晚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A股市场很危险,近乎处于无政府状态。此次征求意见稿出台,有利于消除投资者对大小非减持的恐慌,在资金面上为减持提供方便,给大小非股东提供再融资渠道,可惜的是没有二次发售细则出台,市场效果值得观察。
政策不断推进
记者注意到,为了缓解大小非解禁流通后对市场的压力,今年4月21日以来,监管部门在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国海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钟精腾告诉记者,监管部门的系列制度安排首先表现为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股东集中出售超过一定数量的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规定需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转让。
其二是沪深交易所出台业务操作指引或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政策口径,对违规减持行为采取公开谴责、限制交易、限时购回等处罚措施。
第三是从2008年7月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开始逐月披露大小非减持情况,加强大小非减持的信息披露透明度。
“但值得关注的是,大小非减持压力并未因限售令的出台以及股价的重挫而减缓,相反大小非减持压力有递增之势。”钟精腾的研究显示,4月21日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以来,大小非在二级市场直接减持的数量锐减,但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的数量却逐月大幅递增,其中5月、6月及7月的减持量分别为1.21亿股、2.52亿股和5.18亿股。
在钟精腾看来,大小非减持压力未受到明显的抑制甚至递增,与有些大小非股东担忧未来有更严格的减持规定出台而加快减持频率有关。
9月5日晚,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证券分析师都表示,征求意见稿中涉及的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等系列政策举措,将会激发市场的期待和憧憬。
不能孤立实行
可交换公司债券是成熟市场存在已久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它赋予债券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有权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人所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
在宏源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罗刚看来,通过发行可交换债券,拟减持股票的大股东可以提前获取资金投入营运,而无需在二级市场不择时机地减持股票。同时,通过转换价格和转换期间的设计,可控制转换股票的速度和规模,减缓集中减持的冲击。
罗刚向记者指出,长期以来,上市公司股东由于缺乏合法的融资渠道,大股东在向上市公司投入优质资产后仅持有闲置不动的股权,在融资渠道不畅而自身资金匮乏的前提下,迫使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铤而走险,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通过二级市场溢价套现。
而发行可交换债券,可引导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合法渠道融资,防范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不过记者注意到,仅有可交换债券的相关细则显然还不够。
水皮强调,发行可交换债券虽然是利好,但解决的是对手盘的问题,而其前提是二次发售,但目前二次发售还没有细则出台。“因此,我个人感觉管理层在大跌面前有些手忙脚乱,出台的措施有些颠三倒四。”
在水皮看来,证监会组合拳面前,市场依然不断下跌。对此,应可判断为是利好的动作太慢。“其实,在发现市场问题以后,就应该加快解决问题的步伐。”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鲁信文也强调,二次发售不能孤立实行,应配合一系列政策,比如完善大宗交易系统、开发可交换债券、建立国有股东转让实时监控系统等。他认为,二次发售配合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如果能够不打折扣地付诸实施,将是彻底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实质利好。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