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5日晚间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根据此规定,大小非可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为标的,发行可交换债券进行融资,债券持有人可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转成股票。
让人遗憾的是,对于管理层的努力,不少著名市场人士都报以了嗤之以鼻的态度,纷纷发言称此举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挽救市场的跌势。
大多数股民也反应冷淡,悲观情绪依旧。但是笔者看来,市场也许低估了可交换债的真实威力,从阻挡大小非减持的洪流来看,没有约束力的可交换债的力量无疑是薄弱的,但是从对于提升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来说,却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当前市场的一个困局就是,从绝对估值来看,像宝钢这些股价已经逼近净资产的蓝筹股已经非常有吸引力,但是从趋势和信心来看,资金并不敢入场。而可交换债将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这种格局。
在笔者看来,推出可交换债,更多是给大型优质蓝筹股、给大非们一个出路。当前恶性循环暴跌的股市,无论是中小股民还是大小非都不是赢家。由于传统融资周期太长,可交换债的推出,对一些现金流紧张但是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相对优质公司的大非们一个新思路。可交换债以“看涨期权+固定利率”的债券形式对大非的减持压力进行了缓冲,符合发债条件的大股东有较大的动力维持股价,而厌恶风险且看好该公司的投资者也正好借此机会低风险买入大股东发售的可交换债券,进可攻,退可守。由于可转债的发行采取市场化的模式,如果能发行成功,等于宣告并稳定了市场这些公司的股价的预期。换言之,如果招行、宝钢、中石化等优质蓝筹股的股价能够可以稳定,那A股就有了主心骨。
当前A股的流动性紧张只是缺乏信心的假象,巨大的资金囤积在市场但是不敢入场。“可交债”的巧妙之处是兼具了债券的低风险优势,同时又暗含了看涨期权以博取高收益。这对于年金、社保、保险资金等中长期投资资金都具有很大吸引力,对于低仓位的股票基金来说,也是提高潜在收益率的手段。
相对于取消红利税等直接利好而言,可交换债的短期救市效果有效,所以不排除市场近期在失望情绪引导下再次探底,但这是奥运之后,管理层进行救市的第一步棋,后续的利好亦然可期。
笔者认为,针对大小非的各种手术刀举措,只能减缓市场的恐慌,经济能否软着陆并转型成功才是A股能否再度走牛的根本。但因救市而来的各种金融创新和制度变革所带来的新鲜血液,我们是乐于见到的。(贾肖明)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