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在崩溃中,美国经济在危急中,全球经济在动荡中。
一场名为“次贷危机”的超级金融地震在华尔街爆发,震撼着整个美国,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在震央,华尔街的金融巨头风雨飘摇:五大投资银行或破产倒闭或待价而沽或政府接管,还没倒的两家也换掉了“投资银行”的牌子;两家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一家最大的保险集团(AIG)被“临时国有化”;美联储不停地大撒美元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以防美国经济“失血过多”而一蹶不振;美国政府提出7000亿美元的拯救金融市场计划,正与国会讨价还价,甚至呼吁日本、德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制定类似的拯救计划……
随着震央释放超级破坏性能量,全球各地股市集体狂跌,商品和货币市场暴涨暴跌,各国央行的“救市”干预也层出不穷。
这场超级金融地震,正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美国的“投资大鳄”罗杰斯被问及何时触底反弹时回答:“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
我们在此岸,远在彼岸的天崩地裂,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浩瀚的
太平洋是否能化解“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的冲击,让我们优哉游哉地“隔岸观火”?
我们离震央确实很远。我们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也未成为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加上国内市场还相对“与世隔绝”,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也相对较低;这些有形无形的“防波堤”,让彼岸的滔天巨浪传到此岸时,已成微波荡漾。也正因如此,在美联储去年开始接连减息“注入流动性”时,我们还能“逆向而行”地为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而加息“收紧流动性”。
然而,我们离“金融海啸”其实也不远。毕竟,我们已经置身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也分享了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很难只享其利而不蒙其弊。虽因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迟缓而“意外地”没有深陷于华尔街的震央,但在“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时,也会遭遇池鱼之殃。比如,中国的银行试水国际金融市场,购买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两房”债券等,很可能最终打了水漂;尽管相对于这些银行的资产来说,这点损失还不足以动摇其根基。
我们远离彼岸,更值得关注和警觉的不是“金融海啸”对金融业的直接冲击,而是由此带来一波又一波对实体经济的间接影响,尤其是进出口贸易所面临不确定性。目前,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占GDP比重高达40%,欧盟、美国、日本居前三位的出口地,合计出口量占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美国是我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盈余来源国。据专家测算,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我们的对美出口就会下降4-6个百分点;美国、日本、欧盟共同减速1个百分点,将导致我们的GDP增速降低0.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若美国等西
方大国“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对我们的影响不可小视。
由于美联储大撒美元拯救华尔街,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更会创造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美元走弱可以预期,以美元定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矿产品)的价格有可能随之飙升,我们将进一步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威胁。华尔街的血雨腥风让国际资本望而却步,不得不到处寻找“资金避难所”,我们要有对付热钱“大进大出”的心理和政策准备……
身处全球化浪潮,不可能在“金融海啸”中完全置身事外。所以胡锦涛主席在与布什总统通电话时表示,“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已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迅速见到成效”,“这符合美国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