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沈炳熙昨天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坛上表示,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金融产品创新要防止监管缺位。
沈炳熙说,有人认为美国此次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产品关系较大,也有人认为,我们现在创新的产品比较少,所以受危机影响小,今后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应该更加小心谨慎。
他认为,不要因为产品创新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忽视创新的重要意义。政府倡导把我国发展成为创新国家,应该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但是他也表示,过度的、无限制的创新,脱离基础资产,风险较大,一旦情况有变,潜在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的损失。
“次贷产品出问题是因为加入了很多衍生工具和打包操作,滥用了很多创新工具,将承担风险的主体由发放贷款的银行不断向为贷款提供担保机构、投行及购买了投行产品的商业银行扩张。”沈炳熙说。
如何找到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的平衡点,沈炳熙认为,首先在推出产品时要进行合理的投资者定位,不同的风险特征的产品应该面向不同的投资者。其次,要发挥监管作用,要防止监管缺位。“放纵风险任意发展,是对公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最后,他指出要加强信息的披露,充分揭示风险。他认为,很重要的是要对中介机构加强管理,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要加强自律。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