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同唱改革开放赞歌、共谱和谐小康华章”--首都高校56民族师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本次晚会以“开创”、“辉煌”和“展望”三个篇章为线索,通过歌曲《春天的故事》、诗歌朗诵《建设者》等民族风情浓郁的节目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发展的崭新气象。首都高校56个民族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回顾改革开放3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讴歌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中新社发郑雄增 摄
中新网12月18日电《澳门日报》12月18日发表社论《改革开放民富国强》指出,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是改革开放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三十年来,不少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家先后到内地投资办企业,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港澳回归祖国以后,与内地的关系更加密切。今天,祖国的日益强大,给港澳和台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合作机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社论摘录如下:
快要送别二○○八年之际,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重要日子,让人特别感到意义不凡。今年,在中国发生了好几件难以忘怀的大事:年初南方多省遭遇罕见的冰雪灾害;五月十二日四川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汶川大地震;十月份,源于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冲击中国;八月,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口碑遍寰球,被国际社会誉为最有看头的一次奥运会;九月,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漫步太空,展示中国国旗,我国成为单靠本国之力实现这种太空活动的第三个国家。
这些重大事件,不免让许多中国人联想到改革开放,并提出这样的假设:要是没有改革开放,南方能这么快从雪灾中恢复过来吗?中国能像现在那样以惊人的救灾效率来面对四川的空前地震浩劫吗?中国能如此镇定自若、处变不惊地迎战全球金融海啸冲击波吗?中国有能力争得奥运的主办权并举办得如此出色吗?中国能这么快就实现太空漫步、取得惊世的航天成就吗?答案肯定都是“不能”。莫说从旧中国过来的人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就是经历过解放后那段封闭半封闭时期的人们,以及亲自参与或目睹改革开放历程的人们,也一定会认同这一答案。那么,今天中国的这些能力来自哪里?当属国力无疑!今天的强大国力,正是三十年改革开放能量的释放与积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经历过文革十年动乱后的中国,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航船驶向何方,需要领袖及时拨正航向。三十年前,在邓小平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开了伟大的革命,其分水岭便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会议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展开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起步点。
人们没有忘记,一九七九年、一九八四年和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几次南巡视察,以无比的气魄发表了许多谈话,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他鼓励国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邓小平的谈话,使改革开放像春风一样,从南方吹向北方,从沿海吹向内陆,从东部吹向西部,神州大地到处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过去三十年来,围绕着改革开放,中央出台许多重大决策,国家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改革开放成为在不同阶段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并轨和融合,使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地位不断提升。
有权威理论家把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二年,这是“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解放生产力上成效显着,农村经济活跃起来,短短三、四年就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从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这是开始全面改革,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道路、基本路线并且大胆探索改革目标的十年。这一阶段中国城市经济活跃起来,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入隔几年就迈上一个台阶的加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从一九九二年至二○○二年,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的十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中国在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六年年均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内需,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同时使国家计划管理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转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中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第四阶段从二○○二年至二○○八年,这六年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年,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国有经济重大项目、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一个新的大台阶。与此同时,中国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公平正义,进入到一个以更高自觉致力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阶段。同时,中国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改革更加协调地全面推进。
三十年来,尽管领导层几经更替,但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路线不动摇,实践内容不断丰富,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在各领域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
当年在文革破坏下,我国经济曾濒临崩溃。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过去未足温饱发展到向着全面小康目标过渡,农村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不到两千万。三十年间,中国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七千七百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去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二万一千七百三十八亿美元,是一九七八年二百○六亿美元的一百○五倍。中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一九七八年的不到百分之一提高到去年的近百分之八,目前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高踞世界首位。举此荦荦大者,已足说明中国三十年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
有外国专家估计,按现有速度发展,到二○一五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可能同美国持平。尽管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但其经济份量再无人能够忽视。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现在成为世界重要的投资者之一,是全球产品的主要生产者,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在抗击金融海啸中,中国的每个重大决定,每一重要举措,都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中国在经济领域,如同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一样,以巨大的影响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改革开放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人权、民主和法治水平大大提高,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承认普通人性的追求,逐渐认同、接受和推行普世价值的过程。人们在一次次思想解放过程中,逐渐找回了人性的热度。人们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羁绊,拨开了“姓资姓社”的迷雾,迎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从而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赋予新内容和新生命。
春来秋去,斗转星移,三十年转眼间过去了。三十年来,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将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如果说,邓小平的名句“摸着石头过河”反映了改革开放早期的探索勇气,那么,经过三十年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成熟阶段,并为许多国家赞赏和借鉴。
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是改革开放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三十年来,不少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家先后到内地投资办企业,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港澳回归祖国以后,与内地的关系更加密切。今天,祖国的日益强大,给港澳和台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合作机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胡锦涛主席最近指出,“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起来,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和谐。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加全社会的生机活力,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走下去,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奋斗。”胡锦涛这一充满科学发展精神的精辟总结,给全国人民指明了继往开来、向前迈进的方向。瞻望未来,更辉煌的成就将一个又一个实现在眼前。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