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采访栾文胜,他还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总监。现在,他早已转型为职业品牌经理人,身份是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品牌总监,但一直不变的是他对品牌营销的热衷。
争夺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栾文胜是中国传媒大学1994届广告专业双学位获得者。
“解决品牌的问题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品牌要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就要用消费者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沟通,占据消费者的头脑。当然,前提是你的产品质量要过硬。”栾文胜话不多,但谈及品牌时往往提及消费者,强调品牌营销其实就是争夺消费者的心智和头脑资源。
很难想象,这位祖籍山东、身材高大的男人有着极为缜密的思维体系和敏锐的思想触角。他对心理学、哲学、人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还喜欢写小说,仅仅用20多天休假时间写成的网络小说《合法婚姻》获得了2004年新浪原创全场大奖并出版,1992年写的中篇小说《黑耳朵》也在12年后的2004年获得了新浪网络原创全国第一。这些在一般人看来“杂七杂八”的业余爱好与品牌毫不相干,但在栾文胜看来,却是处处相连—都是在研究“人”。“写小说和做品牌是相通的,都是对‘人’说话,说‘人’话。你流着眼泪讲故事和你讲故事别人落泪是两个境界。做品牌也要跳出自恋情结,以消费者的感受为本,让消费者从内心感受到品牌要传达的东西,并为之所动。”研究如何与消费者沟通,长期的积淀再加上细致的观察、思考,栾文胜懂得用消费者熟悉和接受的方式做品牌,而非以自我欣赏的方式。
或许“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已经为许多营销人所接受,但真正付诸实践又能收到成效,恐怕就不是一般的营销人能够做到的。如何才能“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呢?栾文胜讲了他的亲身经历。
2002年年底,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北京现代,其中级轿车伊兰特即将进入中国市场。2003年年初,栾文胜是海润国际广告公司客户总监,他带领创意团队经过激烈的比稿争取到这个客户,负责伊兰特在中国市场上从定位到传播的全案策划和推广。此前,由于韩国轿车在中国大多为走私车,品质差,久而久之,在中国人心中形成了韩国车是低端车的概念,愿意以同等甚至更高的价钱买日系车、美系车和德系车。栾文胜说:“总之,那个时候,大家对韩国车的预期很差,普遍对伊兰特在中国的推广心存疑虑。在当时看来,要让这款车在中国畅销简直就是一个神话,一个不可以完成的任务。”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消费者测试,把伊兰特的车标和其他竞争品牌的车标遮挡,让消费者仔细看完产品后估价。我们发现,给伊兰特换上丰田、大众、通用的车标后,消费者的预期价格要上涨6万~10万元。”这其中差异的部分就是品牌的价值,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
“解铃还须系铃人。品牌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因此,伊兰特的问题要从消费者内心解决。”栾文胜说,“对中国消费者来说,在那个年代,选择汽车是一种很理性的购买行为。在消费者内心,会有三个层面的要求,首先是功能层面的满足,其次是个人形象的满足,最后是社会形象的满足。解决了这三个层面的要求,也就给了消费者一个很好的购买理由。什么叫功能层面的满足呢?买车首先是要开的,因此,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加速性能及配置必须满足购车者的需求,这是基础。什么叫个人形象满足呢?中国人买车,你不能让他老是自言自语:‘我为什么要开一个韩国车,别人问我怎么办,我要见人就解释我受得了吗?’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消费者自我形象满足的问题。剩下的就是消费者的社会形象问题了,‘什么人开什么车,开什么车就是什么人’,在中国,汽车是一个社会地位和阶层的符号。要让他接受这款车,就必须解决他的社会形象问题。”
如何让消费者开着伊兰特觉得心里踏实,在外人面前“不丢面子”?栾文胜开始从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中寻找解决办法。中国文化深层结构显示,中国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是一个从众的社会,是一个崇尚权威需要领袖的社会。要解决消费者内心的问题,就要从其内心问题的成因着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市场调查,栾文胜发现,伊兰特的潜在消费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汽车品牌消费群体的特征,时尚而且务实。为此,通过整合传播“伊兰特经过世界考验、畅销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国际车”、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同时借助意见领袖及时尚人士的推荐,强化伊兰特的售后服务品牌,以满足消费者三个层面的需求。
事实证明,伊兰特的整合传播方案相当有效,完全改变了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韩国车印象,短短一年多时间,到2005年,伊兰特的月销量逾万辆,超越了捷达。2005年,伊兰特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了17万辆。
品牌传播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媒体、人际传播等传播方式,将特定的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在栾文胜眼中,品牌传播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才能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就像写小说时,我觉得这个故事感人,我感动了,我要让你感动。怎么做呢?如果我讲述时只管自己哭,别人可能莫名其妙,这就是失效的传播。我必须考虑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品牌要打动别人,让别人理解、接受才是成功的传播。”
“品”要砸实,“牌”要打响
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数不胜数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涌现,但真正能够成长壮大并享誉世界的并不多。
“在中国做产品做到规模第一不是很难,怎样把品牌从中国第一做到世界知名,就不能不解决‘人’的问题。做品牌不在于企业规模大小,在于企业里有没有这样的人才。”栾文胜认为,不仅仅操作层面需要专业人士做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领导者也要懂得品牌营销,因为这涉及企业战略问题。“没有牛根生,蒙牛的品牌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栾文胜指出,企业领导和品牌管理者应该深入中国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的市场环境和国外不同,如果按照规则,品牌是一个缓慢成长的过程,要有二三十年的成长期,加上积淀,才能成长为百年品牌。中国市场很大,在全方位高速发展时,企业光练马步基本功是不行的,要练习一指禅、二指禅,反思一下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品’要砸实,‘牌’要打响。品牌传播中‘直指人心’是最重要的,这需要品牌经理人、企业领导者苦练内功。”
对于受损的品牌如何重塑形象,栾文胜告诉记者:“任何品牌的发展之路都是曲折的,要长大必然会摔跟头。就像孩子,蹒跚学步摔倒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跑、跳、飞做准备。作为品牌经理人,他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把国内领先的品牌做成第一品牌,把第一品牌做得更加国际化,更好地实现品牌价值。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要帮助国际品牌更好地完成‘国际化思考、本土化执行’,使其在中国的成长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其发展符合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社会行为。”
栾文胜认为,塑造品牌分为建立品牌和管理品牌两个层面,而品牌管理更为重要。“建立品牌比较容易些,通过产品和营销创新就可以建立品牌。但想把品牌做得长久,就不能仅限于此,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对品牌的规划和管理很重要,中国企业普遍做得不够好。”
栾文胜认为,品牌的建立和管理需要投资,而且是长期投资。国内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品牌投资不等于品牌投机。品牌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基于产品领先、技术领先、满足消费者需求基础之上的。中国品牌有许多快速成长的例子,也有许多快速死亡的故事,比如秦池、爱多。在先烈的故事中,每个做品牌的人,每个关心中国品牌的人,每个希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人,理应得到应有的启示。
“不要以为品牌‘一指禅’重要,就不去练产品和品质的‘马步’,那样会走火入魔,会要了命的。”栾文胜说。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