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经济温度计”传达三条讯息

   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金融危机,正对我国的经济肌体带来日渐显著的影响。而最先发出宏观经济趋冷信号的,正是被视作“经济温度计”的电力数据。去年至今,全国发电量增速显著下滑,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同步快速下跌。

一年之间,本来显得“紧绷绷”的电力供应,突然逆转为供大于求。“经济温度计”究竟传达出什么讯号?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电力波谷”出现了!

  上周,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发布会上传出消息,受金融危机影响范围扩大和影响程度加深影响,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由高位快速回落,各月用电增速持续放缓,第四季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3%。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这些信息都在表明,全国电力的供需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电力需求的增长曲线上,出现了明显的“波谷”。

  印证宏观经济降温

  “最近一段时间,发电负荷都不高,即使是在平时发电高峰时段,负荷率也只有70%到80%左右”。不久前,记者在一家火力发电厂采访时,电厂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这样介绍。据了解,类似的情况在上海许多电厂普遍存在。

  负荷率是发电厂最关心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一家电厂的发电能力实际利用了多少。拿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来说,如果开足马力,可以每小时发100万度电,如果发电负荷率为80%,就是说一个小时发80万度电,也就是有20%的发电能力被闲置。不难理解,对于电厂来说,自然希望负荷高一些,因为负荷越高,对机组能力的利用就越充分。另外,发电机组负荷高时,能效也更高,单位发电成本相对更低。

  然而,发电负荷多少并不是电厂所能决定的,是由电网统一调度的,而电网调度则要视用电需求而定。当前发电厂负荷普遍不高,直接反映出电力需求的疲软。与此同时,发电量、售电量等各种电力数据增长同步放缓,这张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已经在悄然传递出经济降温的讯息。来自上海电力部门的信息表明,去年上海售电量增幅明显趋缓,增幅已由前两年8%以上的增速减至6.27%。

  不仅是上海,全国的电力数据都表现低迷,印证了经济的降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变化始于去年6月份,当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8.3%,自2005年以来单月增速首次低于10%。而那时,大多数人尚未明显感知经济的降温。

  自去年6月之后,各月发电量同比增幅逐次下降,年底前甚至出现了连续3个月负增长。这种较长时间段内月发电量增速低于10%的状况并不多见,最近10年内仅2001年时出现过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的GDP增速较低,且从这一年起的连续5年,我国经济增速都低于10%,资本市场更经历了长达5年的低迷。经济学家指出,发电量是一个可以较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参考指标,“电力波谷”似乎印证了经济降温的出现。

  折射工业生产疲软

  与发电量下行趋势相伴的,还有用电量数据。去年10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2.18%、11月份同比下降8.33%,12月份虽然较11月份环比增长7.46%,但同比依然下降了8.3%。在经济全局中,工业生产的用电量较大,用电数据的下降,更多地折射出生产企业开工运转的情况。

  细分各用电种类可以发现,工业生产领域开工率下降,用电量减少,是造成电力低谷的重要因素。去年,第二产业用电增速出现了多年来首次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速的情况,第二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拉动的贡献率为56.01%,该数据比上年猛降了25.7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长3.65%,工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52.71%,比上年降低27.9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经济降温之中,工业生产减速更明显。

  专家分析,重点行业用电需求下降是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增幅放缓的主要因素。去年8月份以后,由于部分重点行业企业停产、限产,导致其用电增速放缓。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四个重点行业用电增长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为21.83%,比2007年降低23.0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降低15.15和13.89个百分点,显然第四季度放缓十分剧烈。四个行业在第四季度各月用电增长全部为负增长。据悉,2008年12月,化工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8.39%,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0.21%,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6.13%,钢铁行业用电量同比下滑24.84%。这一趋势表明,四大行业的企业生产可能出现了问题,或是生产增速放缓,或是生产线关停,甚至有可能出现企业倒闭。我国实体经济诸多重要行业,都在承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部分出口行业自去年10月份起需求明显下降,生产放缓。以纺织行业为例,去年11月,纺织业用电量同比减少9.92%,12月份用电量同比减少11.31%。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服装鞋帽及其制品业,该行业去年11月用电量同比减少6.89%,12月用电量同比减少9.3%。

  专家指出,化工、建材等上游行业用电量下滑明显,出口行业用电量下滑态势严峻,表明我国工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凸显结构调整必要

  除了对经济总体形势和工业生产企业运行情况真实反馈,电力这一“经济温度计”还透露出另一层深意,那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从用电量放缓的区域格局可见一斑。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用电量增速放缓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变化并非同步,东部沿海地区最早出现用电增速放缓,但中西部地区用电量放缓的程度更大。

  据了解,用电放缓的趋势于去年5月份开始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扩散,9月份以后开始明显放缓,直接导致全国用电量增速快速回落并出现负增长。专家分析,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蔓延,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较早、较直接,但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程度更深。

  有分析人士从用电量的变化曲线,看到了经济危机冲击波对我国影响的传导线路:江苏浙江和上海等沿海省市占我国出口份额的70%以上,随着国际经济萧条显现,这些地区出口下滑,企业开工率下降,因此用电需求趋弱。此后,需求放缓进一步导致对原材料需求回落,影响因此传导到了中西部那些以资源型产品生产为主的省市。需求回落,价格下跌,产量下降,也造成了用电量的下滑。

  在专家看来,这种地区间差异与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有着很大关联。中西部产业结构与东部还有较大差距。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因此对经济衰退的抵抗力相对更强,尽管由于对外开放度较大而更早地感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但全年用电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少;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以高耗能行业为主,受内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更大,因此用电量下降幅度十分明显。

  中电联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今年一二季度可能是电力增长最困难时期,上半年仍有可能持续出现负增长。第三季度开始,沿海地区电力需求量可能会陆续出现增长,并逐步带动影响中西部地区,进入第四季度便可能有一定的用电增长。尽管随着周期的变化,经济回暖可以预见,但电力曲线的变化发出了一次警示,重化工业和传统工业比重过高的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有限,我国经济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都需要加快调整和优化。

  

(责任编辑:林美玉)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