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赟会计事务所 王琦赟:更注重研发和创新的企业更容易留下来。
仲量联行中国区董事 陈立民:我们的战略找蓝海,比如我们一直服务的是投资者跨国企业,但是这个群体所占的份额是非常小的,在房地产市场里边最大的开发商群体,投资者群体将来是本土开发商。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蒋昌建:公司安全,谁最讲公司安全的谁就能活的好。公司安全分三个层次:第一,财富的安全;第二是营销管理安全的问题;还有一个市场管理的安全问题。
福伊特造纸机械亚太区总裁 刘明明:在危机后公司下一步发展主要是转型,把新的技术放到中国来。作为资源最紧缺的一个国家,中国有发展绿色技术的市场。大家都知道造纸是最浪费资源的,最大的污染。过去大家都追求高产能,现在这个产能下降,这个需求在下降。
史丹利五金工具(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岱:我觉得要学会冬泳。这次的全球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一次危机,可是在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习惯了美元GDP10%,实际上这是过去的惯性。中国还没有学会在冬天里面怎么过日子,比如说库存的管理,单个员工产出率的提高,技能、技巧等。这些是我们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
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王志乐:在这次危机后,我觉得一些跨国企业在应对危机的能力方面会加强,有些公司会把这个机会作为一次调整的机会,调整自己的发展结构和节奏。所以我觉得中国公司反而应该学这些跨国公司。比如,一些大公司进入中国他是建了几十家企业,这些企业都是独立法人,这些独立法人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单打独斗肯定不行。有很多公司找到我们,找到商务部要求整合重构,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这个我觉得有可能是这次金融危机以后会出现这样的界面。这将令这些跨国公司的实际竞争力加强。
德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邹菁:金融风暴之后我觉得给企业家更多的反思就是这个企业究竟要不要上市,跨国企业里面有两类,非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金融风暴之后不上市的企业他是否还希望通过上市的方法达到自己全球布局。这个金融风暴给大家更多的感受是跨国公司,就是说上市公司他所受到的影响是远远超过私人公司,也就是说公众公司受到的影响是远远超过私人公司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是否要公众化呢?我觉得很多的企业家可能在金融风暴之后,他都会反思这个问题。所以说如果是一个私人企业一定要做一个平衡,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公众公司,使自己变成一家跨国公司,要考虑好你这里面可能会有机遇,同时也会有危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