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声音
最近两周,围绕房地产振兴规划的消息,可谓真假难分,混乱不堪。一会儿是已上报发改委、国务院,一会儿说不是振兴规划而是发展规划,一会儿又说已取代能源获得通过,最终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事儿把中科院研究生院成思危教授也给搅进来了。成先生本来是在给学生讲课时引用媒体的报道说,房地产振兴规划获得通过,但媒体却忽略这一点,写成是成先生证实房地产振兴规划获得通过。在逻辑上这叫循环论证。谬误是必然的。
有人问:房地产是不是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作为主管部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什么一直沉默不语?
其实,主管部门自有其难言苦衷。让建设部说什么好呢?他们不能否认,因为有关房地产方面的规划方案确实是起草了一个,只是名称尚未确定;他们同时也不能确认,因为房地产能不能列入十大产业规划,建设部说了不算,国务院说了才算,所以,他们选择不表态也是情有可原。
以我个人的建议,如果非要说建设部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地方,那就是它根本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弄一个房地产的规划方案,无论是叫振兴规划还是叫发展规划。在江湖行走这么久,应该明白所谓的振兴规划其实是一种救市规划,是为短期GDP服务的。救房地产的政策,该出的都出了,不该出的短时期也出不了,把房地产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无非是将此前出台的政策汇总,有何意义?至于房地产发展规划,此时远非制定的时机,即使勉强出台,于产业、于经济均无太大价值。
实际一些,不如抓紧起草《住房法》。倘若说《住房法》尚未纳入立法规划,那么,制订一部《住房保障条例》总是可以的。这与无厘头的房地产振兴规划、虚头八脑的房地产发展规划相比,要有益得多。
观察了围绕房地产规划的诸多奇怪现象,有个疑问是:各大产业规划,为什么只有房地产能否列入十大产业规划最受关注,声音也最芜杂?
当然是利益使然。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最大的行业是哪个?房地产;一个家庭最大的资产是什么?住房;近10年,哪个群体是积累财富速度最快、最大的群体之一?地产商。我们不知道主管部门有没有自己的部门利益,但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利益,地产商(以及他们的行业组织)有地产商的利益,购房者与无房者有自己的利益,却是必然的。因为房地产是价值量(包括财政收入)最大的商品,因而争议、分歧最多,声音最为庞杂、混乱,也就不奇怪了。
市场经济不可能没有利益的分歧,形成行业链条的利益集团也完全可能。如果我们认同,政策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那么,值得警惕的就是,政策的制定,不能被单一的利益集团俘获。
譬如,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假如被地产商或其行业组织左右,那么,出台的政策必定是有利于地产商的;反之,如果政策是由仇视地产商的组织(或群体)压力下的结果,那么,它必定是极不利于地产商的。再譬如,物业税为何总是停留在实验室里而迟迟不能付诸实践?恐怕就与物业税课征对象(利益群体)的话语权有关。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充足的理由说哪项房地产政策是某个利益集团影响的结果。当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的并不是要打压地产商;今年救楼市,初衷也绝非救地产商。
全国“两会”下周就要召开了。我突然想起任志强的一句话,大意是:政协委员,其实是代表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利益进行协商。某种程度上我同意他的意见。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如果能让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群体进行充分协商,即使协商过程的声音是混乱、芜杂的,那么我敢肯定,这项政策出台后也应是“政治正确”的。最怕的倒是,只有一种声音,一个集团的声音。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