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都将受制于外国资本,最终失去产业控制权。拟议中的产业基金能否扭转这一局面
还贷危机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公司(下称齐二机床)2006年从国家开发银行贷的4.5亿贷款现在有2亿要还,为了还贷款,企业职工已经努力集资”,近日,《中国投资》记者从一知情人士处获悉,由于齐二机床这两年的利润不足以偿还贷款,为了企业的发展,齐二机床全体职工勒紧裤腰带,千方百计凑集款子。
齐二机床的职工为何会愿意掏出钱来还贷款呢?事情还得从2005年说起。
2005年6月,一份《关于为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企业资产重组构建融资平台的方案建议》出台,这份报告建议,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和监管下,将数控机床行业的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组建成集团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作为融资平台,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软贷款对相关大型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完成改制并吸收外国先进技术进行改造。
上述报告建议由国内重型机床排头兵企业齐一机床、齐二机床、济南二机床和武汉重型机床4家联合重组成重型数控机床集团。齐一机床、齐二机床首先试水。
要组建重型数控机床集团,首先要完成企业改制重组,搭建合理的公司构架并规范治理结构。在齐二机床政策性破产方案获得批准后,2005年12月26日,齐二机床正式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4.5亿元借款合同,并将资金用于企业改制重组和优先解决职工身份置换及兑现拖欠工资。
据悉,国家开发银行的这笔4.5亿元软贷款,是通过“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性贷款”的信用渠道,借助黑龙江省投资平台,由黑龙江省投资公司承贷,再转投给齐二机床使用的。
齐一机床改制所走的路基本和齐二机床一致,同样从国家开发银行借贷了4.5亿,改制后齐一机床更名齐重数控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称齐重数控)。
据悉,当初的设想是,上述两企业在改制完成后的两年内进行重组,国家开发银行将把对两企业各4.5亿元贷款转贷给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并将贷款期限延长为10年。但是,由于两企业重组计划未能如期进行,事实上现在两企业重组计划早已搁置,因而近期偿还部分贷款就成了必然。
尽管通过改制,齐二机床获得了良好发展。2006年,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6000万元,同比提高118%。然而,处于高速发展中的齐二机床并没有闲钱来偿还贷款。于是,为了过好这一关,齐二机床便走上了职工集资之路。
有人评价说,现阶段,像齐二机床这样通过改制市场形势良好的企业,要渡过还贷这一难关,集资还贷,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实际上,齐重数控与齐二机床一样,其还贷也已成火烧眉毛之势。为了偿还贷款,齐重数控选择了民营资本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马股份[55.00 -3.71%])。
2008年1月初,天马股份的控股股东天马控股集团宣布受让齐重数控4055万股股份。而此前,天马股份以每股2.2元的价格向齐重数控增资3亿元,持有其65.12%的股权。至此,天马股份及其控股股东所持齐重数控股权已超过87%,成为齐重数控第一大股东。
天马股份主营通用轴承和铁路货车轴承等,其短圆柱滚子轴承和铁路轴承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国内第一。而在完成上述并购之后,天马股份将拥有上游10万吨轴承钢冶炼厂(筹)、中游轴承产业、下游重型机床的产业链格局。
由于还贷形势压人,为了企业的发展,齐二机床和齐重数控一个选择了职工集资,一个选择了民营资本。
资本困局
事实上,装备制造业的资本困局已非一日。
2000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逐步回温。尤其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性命题,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后,中国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资本短缺仍然使许多装备企业在高速发展时捉襟见肘。商业银行钱难贷,国家开发银行门槛高,再加之沉重的债务和改革发展成本,装备制造业陷入资本饥渴之中。
原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会长、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仪舜表示,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普遍缺乏资本金投入。“首先是要支付改革成本,其次是用资金回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份,第三是技术改造,第四是引进和消化技术,最后支付兼并重组的成本”,刘仪舜认为,有了这5笔资金投入,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企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除了少数企业能获得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或特别拨款之外,很多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瓶颈。但是,由于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是老国企,在银行有大量不良贷款存在,他们很难继续从银行获得贷款。
而且,装备制造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时间长的特点。装备制造企业目前的平均利润率只有5%,虽然一些上市公司也有良好的业绩,但由于历史包袱的拖累,很多企业利润率普遍都很低。现在银行5年以上贷款利率已达到7.83%,从这个角度看,装备制造企业如果贷款,做的就是赔本买卖。
“现在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很高,对企业来说,这意味着投资建设第一年可能就要支付上千万元的利息,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刘仪舜说,“最起码不能根本解决振兴装备制造业所需资金问题。他认为,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能从长远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的问题。
中国一重集团总经理吴生富也认为,目前的金融评价和贷款体系不利于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由于装备制造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环境,造成目前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很高,一般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装备制造企业,而金融机构也只能以与其它行业同样的标准评价装备制造行业。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办曾多次赴东北就重点骨干国企改制及重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重组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其调研报告认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多为老国企,他们最为迫切的需求是希望通过改制剥离社会职能和不良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为此,不仅需要巨额改制成本,而且需要通过资本的市场化运作获得充足的资金流,用于高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关键突破口,最终还是要寻找钱从哪里来和怎样来,以解决这些龙头国企的改制和发展问题。
没有钱,何谈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与振兴?
试水产业基金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办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主导完成的政策性课题报告提出,中国将建立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产业基金。随后,计划规模为50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基金一直在筹划中,这个基金将用于解决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债务负担、推动企业重组和自主创新。
根据设想,这项基金的来源将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其余部分以社会融资补充,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参与课题报告研究和起草的人士称,产业基金相当于一个软贷款。但与银行直接贷款的很大不同在于,企业对产业基金使用自主性会更加灵活。
国家发改委重大装备办相关产业组副组长梁松曾表示:“希望借助这个基金在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和研发费用连续性方面,以及拓展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竞争力、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引导等方面起到助推作用。”
2007年7月,沈阳市政府提出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设立辽沈产业基金,这将是国内首只专注于推动地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金。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已初步同意为辽沈产业基金注入60亿元,其余资金将主要来自沈阳市财政、国内其他银行,私募股权基金和民营资本也可能加盟。
由于沈阳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基金的设立也是以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为主。因此,有意见表示重大装备办和国家开发银行拟议的振兴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应该和辽沈产业基金合并。据悉,目前辽沈产业基金也在走程序等待批复。但是,由于选址问题未定,基金迟迟不能推出正式运营。
“我个人认为,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应该尽快推出,尽快运行比基金放在什么地方更重要”,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装备办工业组组长李冶表示,装备制造产业基金不应该受选址问题的影响,应当尽快推出。
对此,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局长干海燕表示,银行投资于基金,基金再投资于产业,是国外投资银行通行的做法,既实现了对产业的支持,又隔断了风险,效果很好。事实上,成立产业基金是深化银企合作、走产业和金融融合发展之路的一种有益探索。
“通过建立产业基金方式筹集社会资金,是解决装备制造业在振兴道路上遇到困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从‘制造业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转变的有效措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邢国均研究员认为,“没有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就会受制于外国资本,并失去产业控制权。应该通过资本金的注入化解装备制造领域国有企业的不良债务,建立产业直接投资机制,实现装备制造业与金融业的紧密结合。”
探索融合之路
在近期举行的、由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融资业务研讨会”上,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表示,国家开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以开发性金融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目前,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努力探索产业和金融融合发展的各种途径。
他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任务。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很大机遇,发展潜力很大。但是,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资金投入普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评审上加快进度,对装备制造业有专门的快通道,贷款条件方面对装备制造业的评审也摸出了一套方法。而且,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对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贷款条件已经放宽,一些还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出于支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目的也发放了贷款。
“但对装备制造业还没有达到像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那样的支持力度”,姚中民表示,“还要进一步加强认识,加强支持力度。”
事实上,作为一家以支持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产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长期致力于以其所推崇的“开发性金融”推动产业发展。据悉,国家开发银行曾重点支持了东方电气、哈电集团、西电集团、特变电工、一重、二重、大重、大连机床、沈阳机床、瓦轴、振华港机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巨额资金的投入为这些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为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期,国家开发银行还支持了西电公司超高压、特高压设备产业化项目,帮助其打造成为与国外大型企业集团相竞争的输变电综合成套设备供应商。
截至2007年9月末,国家开发银行产业项目贷款余额1825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贷款余额约为330亿元。
然而,这些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并不具备直接从事国企改制、资产重组等方面的投资银行功能。国家开发银行此前也只是通过一种软贷款的形式来完成,这与持续助力于装备工业重点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发展的终极目标仍有距离。
姚中民认为,中国金融的分业经营限制,使得国家开发银行通过投资的形式,短期持有装备制造业股份进行战略扶持,然后择机退出的方式不能实现,这限制了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产业发展方面的能力。
已有专家建议,由国家开发银行搭建起一个装备制造业投资平台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装备制造企业的振兴不能再靠国家财政投入和金融机构的特殊贷款,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股权投资主体或行业性投融资平台,进行跨所有制、跨区域和跨行业的企业重组整合,最终达到快速提升装备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目标。
刘仪舜认为,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具有丰富的产业人才和行业经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家产业战略。更重要的是,国开行具有强大的筹资能力、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一面根据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投入必要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依托资本市场进行金融资本运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克崮近日表示,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将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并在条件成熟时可择机上市。他说,根据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改革后,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仍以发行金融债为主,同时也将开拓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条件成熟时可以吸收公众存款。在业务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将以批发业务和中长期业务为主,零售业务和短期业务比重不大。
此外,近期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纷纷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这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果之一。某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将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而且各家商业银行也有了新的投资工具。这对于装备制造企业而言,或将是一个破解融资困境、实现振兴的大好机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