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部长谢旭人 中国网 李异涛摄
???3月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问,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什么?特别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是否安全可控?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回答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中央果断决策,对宏观调控政策做了重大调整。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明确决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主要体现在这么五个方面:
第一,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我们将在去年四季度增加安排保障性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04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比去年的预算增加4875亿。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民生工程的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社会事业建设,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节能减排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进行技术改造,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建设,以及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第二,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今年将在全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也就是允许企业将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实施抵扣。这样可以比较大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推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税费负担,推动节能减排,要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和居民在收费方面的负担。今年将继续执行好去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这包括继续执行好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个人所得税。其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取消和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并且改为单边征收。降低了住房交易环节契税、印花税以及营业税等方面的税收减免政策。今年实施这些结构性税收减免政策,估计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第三,要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今年将进一步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预算安排,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良种补贴,这四项补贴今年要达到1230亿元,比去年增长19.4%。要支持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通过增加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的收入。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同时今年春节之前,中央财政又专门对城乡低保困难的家庭发放了一次性补助。今年要进一步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补助以及生活补助标准。这方面的预算资金是2208亿元。
同时我们又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带动和引导消费。实施家电下乡、农机补贴、老旧汽车更新、汽车摩托车下乡,也就是对农民购置家电、汽车、摩托车实施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引导和促进消费。与此同时,进一步增加对粮食、棉花、石油、有色金属以及一些特种钢材等重要物资的储备。这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重要商品的销售,有利于拉动内需。
第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把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作为我们支出安排的重点,加以保障。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也就是对农民、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方面的支出是7161亿元,比去年增长20.2%,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将安排728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9.4%。通过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事业,促进农业发展,这也是进一步拉动内需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加这方面的投入,这有利于进一步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增加消费,促进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在保证重点支出的同时,我们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第五,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我们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461亿元,增长25.6%。大力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推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特别是重点支持各个行业振兴规划一些项目的落实。要进一步增加节能减排的投入,支持重大节能工程、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努力淘汰落后生产产能。要稳步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节约利用。而且还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建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们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这五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要通过结构性减税,自然会减少财政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要大力增强政府公共投资和政府重点支出,促进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
(责任编辑:克伟)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