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中国消费:阶层分化放大十产业

  刺激消费已成为当下拉动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目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中国外需不振,2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5.7%。同时,产能过剩使得粗放式投资拉动也受到质疑。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但如何拉动消费?不能泛泛地停留在提高收入、深化保障等表面上。其实各个阶层,面临的问题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投资者报》仔细拆解了中国目前主要的消费阶层,分析了他们各自的消费特点,并研究了如何推动这些消费力量的消费欲望。汽车、3G、家电、服装、娱乐、健康、食品、旅游、培训及房产在内的十大产业将会是消费热点。

  中国消费的阶层分化

  最终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根据居民消费能力、层次、偏好,我们将居民消费划分为4个消费阶层,分别是城市富人、城市中产阶级、普通农村居民、贫困阶层。

  城市富人阶层大致是家庭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人群,具有高端消费能力。城市中产阶层大致是家庭年收入5万~40万元的人群,有能力自己购买商品房和汽车,但目前中国高端消费能力还不足。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4761元人民币,大多数的普通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也在5000元左右。他们拥有基本的消费能力,衣食住行能有基本保障,具有耐用品、交通通讯、生产资料等的低端消费能力。按照联合国的定义,人均每日收入1美元以下就是赤贫。中国城市的贫困人口标准根据地域不同有所不同,目前的平均低保标准是每月208元,接近国际的赤贫标准,中国农村的贫困水平线还会低于这个标准。

  划分阶层中会有些重叠,也会有些疏漏,但是它涵盖了主要的消费群体。比如农村也有些富裕人口。实际上,农村富裕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城镇化程度也非常高,这些人的消费也完全城市化了。此外中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同地域的消费阶层标准也会不一样。一个家庭年收入5万元,在内陆小城市可能算中产阶层,在沿海就是低收入家庭了。

  对于各大消费力量,《投资者报》分析了影响消费欲望的各种因素。包括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如何改善预期,使他们敢于消费;消费观念如何更新;资本市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针对各阶层,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政府要增加公共消费支出

  目前,政府消费中行政开支过大,官员消耗占去了很大部分。据专家测算,每年公车消费达4000亿元,公务接待达2000亿元,公务出国培训考察费达3000亿元。还有就是生产型投入,虽然严格来讲,不能算政府消费,但也是政府开支的一个大头。政府大量投入生产建设,用政府行为代替市场机制,用低效的政府投资挤出了更有效的社会投资。而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安全、环保等民生公共产品的支出还不够,政府消费迫切要加速向公共消费和公共服务转变。

  这样的消费结构,导致政府钱花得越来越多。2007年,中国财政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突破20%,比上年提高了约2%,加上偿还国债支出、社会保障费收入、预算外支出和制度外支出后,财政收支占到GDP的1/3以上。而同期美国政府的开支也就是GDP的35.5%。

  现代政府消费应该是用来提供公共消费品。政府消费应该用在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起到弥补作用,公共财政要充分体现出这种关系。

  比如政府收入方面,开源固然重要,但中国政府收入在GDP的比重很高,要有所下降;节流非常重要,要减少资金的浪费,比如三公消费、豆腐渣工程等;减少生产型投入,向社会资本开放更多的垄断领域,用少量的钱去补助社会资本来投资一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而不是直接投入;更多地把资金投向公共消费领域,只有公共消费品增加,各群体才能大胆消费。

  贫困阶层生活要有保障

  对于贫困阶层来说,生存是最大的问题。要增加该阶层的消费,最根本的是在保障他们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增加他们的收入。这个阶层,往往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缺乏必要的谋生手段,政府的公共消费应该在此发挥好保障作用。

  这需要政府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提高保障底线。2007年至2008年间的通胀,使人们、特别是贫困人口的生活成本增加,目前全国城市平均的低保标准约为208元,仍有提高的空间。同时,最低生活保障费用要按时发放。此外,消费券、消费补贴的发放也是解决燃眉之急的良策,因为他们的主要开支都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发放补助,必将带动相应的消费。

  其次是医疗、社保的完善。城镇下岗职工如不能顺利再就业,不仅生活处于困境,医疗和保险也变得举步维艰。他们一旦生病,若不能获得社保和医疗的救助,面临的将是倾家荡产的困境。

  再次,保障性住房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加强以及必要消费品的提供也要做好。

  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也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消费。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就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措施。

  此外,对具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促进他们就业,是解决贫困的主要措施。这就要求政府发展中专、技校等技能型教育,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增加就业资本。

  需要指出的是,贫困阶层消费的拉动,需要长期的努力。要在实现收入增加、脱离贫困的基础上,拉动社会消费。因此,对于这一阶层,我们提倡适度适当消费,把消费和自身需要、经济条件相结合。

  农村消费有助于拉动经济

  中国农村人口达7.2亿人,除去少量赤贫人口和富裕人口,具备基本消费能力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的消费支出,可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2元。全国2亿农户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增加1%,就可增加200万台(件)的消费需求。

  农村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消费能力还比较低。《投资者报》研究表明,从可比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家庭拥有彩电和电冰箱数量等数据来看,农村消费都要落后城镇10至15年。

  要拉升农村消费,首先是要大力提高其收入水平。农村居民要增加收入,就业要改善,不能局限于农业。农业的附加值较低,加上中国人多地少,农村就业人口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伴随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城镇化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有利于农民增收。此外,政府对农村的加大投入也是必不可少,通过各种补贴,包括农业补贴、粮食收购价格保障和家电、汽车下乡等消费补贴,直接拉升农村消费力。

  由于农村消费落后城镇10至15年的特点,以及其巨大的消费拉动力,未来包括汽车、3G、家电、服装、娱乐、健康、食品、旅游、培训及房产在内的“十大消费产业”将会是农村消费的热点,相关产品服务的普及会带来巨大的消费空间。未来10年,预计仅仅电视机和手机的农村消费量就将各新增加1亿部以上。

  要引导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还要改善他们的未来预期,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公共服务领域的预期;土地流转、小产权房政策要加速改革步伐,增大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此外,农村还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消费主力军需减税增收

  目前中国的中产人群约有3亿人左右,是消费的主力。虽然他们有消费欲望,但缺乏足够的支付能力以及配套的保障。要拉动该群体的消费,既要改变他们收入预期,又要保证医疗、社保、教育等方面无忧。

  中产阶层的收入要课以数目不小的税,其生活也受国家诸多政策的影响。因此要在发放消费券、提高个税起征点、保障财产性收入、创业的政策上下工夫,提高其收入,拉动其消费。

  首先,国家要增强社保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医疗服务,并为他们提供“充电式”再教育机会,在这样的保障下,中产阶层的消费欲望才会转化成为现实的消费力。其次,消费产品也需要改善,应该升级上文提及的十大消费产品,使其满足中产阶层的需求。

  消费方式上,绿色健康的消费值得推广,而透支型、奢侈炫耀性消费则需要避免。总体上看,中产阶层爱阅读,爱运动,量力而为购买品牌,他们的消费方式相对比较符合绿色、品位化消费。

  但也有一些人,以实际需要为核心的消费模式,渐渐被以消费欲望为核心的模式所取代,消费品的功能性让位于时尚,“购物情结”膨胀,甚至在享乐主义文化催眠下,消费不仅超出实际需要,往往还超出了实际的经济能力,这种消费方式是需要避免的。

  此外,中产阶层如果减少透支型的消费,适当加强理财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参与资本市场,使自己的收入能够以钱生钱地不断增加,不失为一个良策。

  富人消费结构需健全

  有人说:中国国民财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手中。万事达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内地的年轻富裕消费者将达到1.17亿,可支配开支为3377亿美元,所谓的年轻富裕消费者是指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年轻人群体,这一数据表明未来富人阶层消费空间巨大。

  目前,富人阶层消费力受到两方面限制。一是高端的奢侈品供给不足。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人奢侈品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第二位,但在国外消费,并未成为拉动中国消费的力量。二是社会环境上,富人诸多的消费行为,往往招致舆论压力。

  因此,要拉动富人消费,要在产品上下工夫,其次要优化社会环境,使富人消费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鼓励为富人创造消费环境,鼓励绿色消费,尤其是要鼓励艺术品、高端地产等投资性消费,提倡为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提供热气球环球旅行、外太空旅行、退消费税等。但反对铺张浪费、畸形消费和“炫耀性消费”。这些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此外,政策上要支持与扶植富人投资实业,如鼓励富人多开办企业,并在产业和税收政策上予以优惠。这将使得富人和职工的收入增加,并最终促进消费。

  富人参与资本市场也值得提倡。资本市场需要资金支持,由于富人掌握较多的社会财富,具备参与资本市场的基础,未来富人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仍有提高空间。

(责任编辑: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