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惠:中小企业小额贷款面临的问题与制度创新
“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一年一度的战略性议题论坛,此前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2009年4月11-12日,第五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在深圳召开,以下是搜狐财经从前方发回的报道:
张承惠:我这个发言其实应该昨天来做,从程序上来说,跟今天议程比较吻合的,今天主要讲证券多一些,但是可能是安排上的原因,把我昨天发言挪到了今天。
第一,中小企业融资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支持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县城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银行机构向下延伸,小额贷款公司审批权下放省级政府。要求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贷款专业化经营机构,负责全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规划、制度建设、专业管理、统一营销和系统推动。总行层面:小企业信贷部;分行:试点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银监会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独立核算机制、业务培训机制、风险定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失信披露机制和监管正向激励机制”。推进产品创新(扩展抵押担保范围(例如:林权、土地承包权、农村住宅抵押质押)、信贷联保)。
第二,支持中小企业货币政策调整方面。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银行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下调1.89,贷款利率下调2.16,同时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其实也体现了支持中小企业、扶持中小金融机构的政策导向。对中小银行贷款规模放得比较宽松。
第三,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调整。比如对担保基金的投入,另外对地方财政对本地担保机构支持力度也很大。
第四,直接融资方面有一些政策调整。包括创业板推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第五,有一些其他的支持性措施。比如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违约率上升的时候,仍提供出口信用担保。构建融资平台,很多地方政府通过构建银企和地方政府,包括其他金融机构相互这么一个平台,可以沟通信息,为金融机构降低风险起到很大作用。
第二个大问题,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这几年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下了这么大努力后,我们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究竟怎么样?融资难问题究竟解决了没有?我想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有一个争论,中小企业融资占比有两种不同观点,一个是银行监管部门,按照统计局口径统计出来的中小贷款比例已经很高,平均比例接近50%。在发达地区比如浙江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比例占全部贷款比例达到70%以上。这个数据是否可信?在我们对民营企业调查过程中,普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它的反映是说没有这么多,哪里可以达到50%的平均数据。根据我最近对重庆市做的调查,我感觉就一个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比重大概在10%左右。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统计口径问题,如果按照统计局在2003年、2004年公布的中小企业标准,确实是商业银行贷款比重会很高。但是问题是当初的对中小企业统计的标准其实里面所谓的中型企业在地方上来看其实是不算小,应该也是比较大的企业。另外一个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里面,其实真正难的是小企业,而不是中型企业。商业银行它的贷款准则、管理办法对于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对小企业,它的风险评价、贷款对象寻找、贷款管理体制和贷后管理是有本质区别。所以我们占比争论主要是由于标准的划分。其实这个标准已经过时了,我一直在呼吁评定中小企业标准应该重新修订,尤其要突出小企业,明确小企业标准。现在银监会有一个小企业贷款标准,但是我们统计部门没有一个口径。如果按照这个,10%还不够,大概5%。
我们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普遍反映一个问题,确实是融资难,但是融资后更难,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不会对中小企业提供长期贷款,通常都是一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投资贷款不会提供。大项目贷款通常是政府背景的项目。一年流动资金贷款很难满足投资需要。因为他没有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企业只好把流动资金贷款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就遇到问题。如果到期还不了款,对于企业很大的压力,银行会降低信用等级,为了不降低信用等级,企业东拆西借,甚至不惜借高利贷。当然有一些企业反映滚动贷款的话,成本非常高,需要协调银行的方方面面,协调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一个协调不好,后续贷款就完了。我的结论就是,尽管政府采取了很多支持措施,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确实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有所改善,但是没有根本解决。
第三个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下一步要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第一,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管制,积极发展小型、新型金融机构。去年5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小额贷款权限下放到各个省政府,有的省比较积极,标准相对比较宽松,有的省就非常严格,比如重庆市从去年5月到今年4月,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成立50家小额贷款公司。有的省控制非常严,严格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一个县只能成立一家,而且发起人必须是本地的骨干企业。导致很多民营企业家想做这个,进入不了。进入门槛卡的非常严。当然了,在试点初期,省政府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是试点,比较小心的态度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持续时间很长的话,我想不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外对村镇银行这块,现在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他要求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而且要成为最大的股东,这里面就遇到一个现实的矛盾。中资商业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不感兴趣,而外资商业银行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监管部门对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设点管理非常严。中资银行对成为总发起人兴趣不是很大。这也一点程度上影响到新型、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现在有些外资银行已经在各地迅速布点,短短几个月之内成立5家、8家村镇银行,成立后,他就开始提要求。要求要能够把这些村镇银行集合起来,再成立一个类似管理公司、控股公司的模式,要求村镇银行能够跨地区经营,实际从这些要求来看,他的本意不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服务,而是为了拓展自己业务空间。
第二,改进金融机构特别是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条件和经营环境。目前最大瓶颈就是后续资金不足。有一个典型案例,宁波小额贷款公司成立3个月,就把资本金全用光了。但是资本金在各地通常还有一个限制,过高的资本金还不允许一下子弄得很大。而且也不允许商业银行向小型的贷款公司发放批发的贷款。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有一些大银行、大机构向小型金融机构发放一些批发贷款,然后由它把批发得来的资金零售出去,因为他有网络优势、识别风险独特技术,大银行不具备这个能力。但是我们贷款通则限制了他不能这样做。这个我认为需要制度创新,尽快修改贷款通则。2004年人民银行、银监会已经对贷款通则做了一个修改稿,但是后来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银监会在一些具体方向上,比如说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他已经突破了贷款通则,突破的地方是可以做的,没有突破的地方按道理是不可以做的,这块限制很大,需要制度创新。另外需要加快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对一些担保机构有一些政策优惠,但是实施过程中政策优惠只有大的担保公司才能享受,小的担保公司很难得到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资金注入。有没有可能考虑你只要是做担保,而且合法取得担保收入的,我们可以对这样的小额担保机构采取一些适当的优惠政策。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为中小信贷机构提供支持。我曾经和一家地级市农村商业银行行长有过沟通,他说我们这样的银行其实我们不缺资金,我们也不缺技术,我们真正缺的是人才培养的能力,因为我这个银行相对比较小,不可能单独设置一个培训机构,他特别希望有行业协会或者监管部门建立一个对金融机构人才培训机制,能够常年持续对银行的特别是小型金融机构职工进行一些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第四,落实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抓紧进行股权和企业质押登记,大型农用设备、林权抵押登记,纠纷处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抵押品市场的流转效率。第五,建立政、企、银融资平台的长效机制。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但是很多地方没有长效机制,搞一阵子就不了了之了。
第三,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创业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鼓励私募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尽快制定和完善发展私募股权市场的相关政策,认真总结分析现有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体系的问题,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计和调整市场布局。
第四,加快新型金融产品开发。从很多商业银行来说,还是坐等客户上门的经营思维比较顽固,过份依赖抵押品、抵押物、质押物的质量,这种状况需要改变。在金融创新方面其实还可以进行一些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的使金融机构之间开展一些合作。比如说可以让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开展深度合作,上海推出一些新政策,允许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保理业务。另外也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对抵押品、质押品的保险业务,这样也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是为不同金融机构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经营领域。
我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些。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我们也可以在这里做一些讨论。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