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7日电香港《星岛日报》今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国务院早前决定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香港经济机遇委员会委员刘遵义认为,金融海啸增加美元的风险,反观人民币保持稳定,加上经济仍持续增长,有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刘遵义甚至预期人民币自由兑换比想象中快来临,“快则5年,慢则10年”,并逐步跻身国际重要储备货币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12月至今,已分别跟6个国家及地区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一共达6500亿元人民币,又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为人民币迈向国际化跨进一步。
刘遵义接受专访时表示,全球资本流动大部分采用美元或欧罗,在金融海啸后,全球维持经济增长的大国主要是中国和印度,是一个好时机扭转美元和欧罗的强势。他说:“很多国家出口和投资都注视中国和印度,一些汽车制造商视中国为最重要的市场,他们赚的是人民币,会考虑换美金还是人民币?东南亚出口到中国,也会想兑成美金、澳币,还是欧罗?5年或10年前可能不会换成人民币,现在可能会了。”
刘遵义认为,人民币现在国际间逐步开放,将会有更多国家或地区与内地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继而会建立一定水平的人民币储备,令人民币逐步跻身国际间其中一种重要储备货币,内地及香港也可以逐步减少美元储备:“所以是一个时机,中国已有那么多美金储备,是否还要更多呢?若交易结算可用人民币,美金储备便不用增加。”
另一个因素,是金融海啸下美元汇率升跌幅度大,很多拿美元做生意的商家饱受冲击,刘遵义说,美元的不确定性愈来愈高,反而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而且通胀不高,有保值作用,这都是吸引国外采用人民币的有利因素。
当不少论者认为人民币自由兑换仍未可预期时,刘遵义则较为乐观:“2年前好多人觉得持有人民币比持有美金更有优势,现在在金融海啸后再看,持有美金的风险大了,我觉得会加速人民币变成可兑换的货币。所以我相信人民币自由兑换会较快,快则5年,迟则10年。”
人民币若可自由兑换,香港的人民币储备会增加,刘遵义认为对港元的稳定性有正面作用:“香港经济跟内地的联系,已超过跟美国的联系,所以未来要考虑检讨联系汇率,短期毋须想,但长远要考虑。”
(责任编辑: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