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陆家嘴论坛主题是“全球化时代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就如何正确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怎样加固其金融体系以及金融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103位嘉宾展开广泛的讨论。以下是搜狐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来自现场的报道: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史美伦:这次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来得很快,发展的速度、深度和宽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我们要借鉴这些成熟市场的惨痛经验,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避免重复他们的错误。在今后的几年,我感觉上海要做的有几项基础工作:第一,市场的架构和交易场所的治理结构,像伦敦、纽约、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交易所,上海有三个交易所,我感觉上海的各个交易所应该有最顶尖的专业人才和最先进的技术,以便处理风险,进行风险管理,应付市场发展和确保交易系统性的安全。第二,市场的层次和产品要多元化,目前主要的金融市场都集中在上海,这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最主要的优势。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创新的力度相对欠缺,目前金融市场供给的产品有限,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上,现阶段的关注点应该是如何增强多层次市场的建设,提供市场的有效供给,丰富金融市场的产品。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必然包含着品种丰富的金融产品,以及层次分明的交易市场。创新的产品能够增加市场的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投资需求,为金融市场带来活力。但是在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整体上体现了金融创新的不足,市场上可提供的投资产品也比较有限,上海是有条件完善促进金融创新新的政策,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金融市场和金融企业为主体的金融创新机制。当然,这一次的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之一,就是因为监管新产品的环境过于宽松,大量的金融创新引发了风险的产生,但是我们不应该对创新或者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提出疑问。尤其是对我国而言,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活动表现出严重的不足,而不是过剩。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避免其脱离实体经济太远。
第三,人民币业务和外币业务。在人民币没有实现资本向下可兑换,上海可以优先发展和创新人民币的各项业务,除了已经的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以外,也要实时推出与人民币汇率相关的其他产品。考虑让各大银行在上海开展人民币和外币之间的业务,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开展离岸外汇业务,并发展离岸的外汇市场。原则上应该是,凡是与中国经济国际化有关的业务,都应该在上海优先做试点和发展。
第四,人才的培育和集聚问题。目前上海金融人才的总体数量和品质,离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一定的距离。上海应该聘请境内外的优秀金融人才。第二,允许香港或者其他地方的金融人才自由选择纳税地方,鼓励两地和境内外金融人才的流动。第三,办好和金融有关的高等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后勤人员的英语水平和服务态度,我们说金融服务行业是服务行业,服务由人提供的,人的素质就是我们服务的主体。第四,要定期选拔在国内的金融人才到境外学习和工作。第五,吸引内地的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落户上海。我们应该争取国有主要的银行实现双总部制,将行政总部放在其他地方,业务集中在上海,我们要吸引国内外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要的风险投资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在上海开设中国总部或者地区总部,让他们在上海可以展开面对中国和亚洲的业务。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上海一个城市的事,而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发展建设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回顾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提升国家整体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个人特别兴奋地是,国务院不久前发布的《有关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也是中央政府从国家战略的局面明确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对上海和全国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兴奋的大事。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各个部门同心合力,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一定可以在2020年发展为与我国经济实力、人民币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2。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