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京郊违规别墅群背后利益链

  “村民受益,业主舒心,开发商和村委会也有利可图”,这所谓的“一举多得”是生态房开发商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也是生态房自2008年以来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根本原因。

  据了解,由于生态房地处郊区,地租远远低于城区,开发成本较低,另外加上城市居民重返田园的意愿十分强烈,这使得生态房从2008年以来相当火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京郊各区县就涌现出1万余栋生态房。

  记者近日暗访了多家京郊生态园,发现这是一条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组建起来的“食物链”。现如今,生态房已确定要被强拆,刚刚形成的“食物链”也将随之断裂。

  开发商盖生态房净利5000万元

  昌平区兴寿镇肖村村北,一块占地510亩的耕地上密密麻麻规划建设了386栋日光大棚,每栋大棚的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和其他农业生态园一样,大棚内建有100多平方米的日光庭院,还留有二三百平方米的农用地供业主种植,非常适合老人养生和年轻市民周末度假休闲。

  昨天,记者在名叫“肖村都市生态农业园”的施工现场看到,工程已经被兴寿镇政府叫停。工地上百余名工人有的玩牌,有的睡觉,镇政府的巡查车全天蹲守在路边,劝阻购房者进入。

  记者从土地开发商——北京华来时代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土地租用合同了解到,这块地由该公司与肖村新成立的肖村经济合作社联合开发,前者投入4714.5万元租用肖村510亩耕地30年,用于特色农业推广、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种植和养殖。

  “如果按照标准的大棚进行生态开发,他们(开发商)将无利可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专家表示,但如果在耕地上建设生态房,以房屋转租或者销售的形式来开发,则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以每栋40万元计算,肖村都市生态园386栋生态房共可获得1.5亿元的毛利,“刨去地租和建设成本,可净获利5000万元以上”。

  村民每年每亩至少获利2000元

  开发商蜂拥而至的背后,还蕴藏着当地村委会和村民自身的利益。

  记者从肖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与北京华来时代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承包合同中了解到,村民每年每亩地至少可获得2000元的租金回报,这比辛辛苦苦种植玉米、小麦的收成高出五六倍。而村子的经济建设也可以借机获得发展。

  “4700万元的价格已经相当于天价,至少合每亩地每年2000元”,北京华来时代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坦承,这个价钱对农民非常划算,相当于什么都不用干,每人每年每亩可坐收2000元的租金,而且到了第6年后,租金还将每年递增100元,到第30年,村民每亩每年可获得4500元的回报。因此,当地农民出租土地的积极性也很高。

  该负责人还表示,生态园建成后,村民还将被返聘到大棚内搞种植,每天可获得至少50元的工钱,“相当于有了固定工作了”。

  正因为如此,记者从肖村村委会组织的村民代表大会投票表决书中了解到,当天与会的30名村民代表中,有28位同意土地流转用于生态园的开发建设。

  停工禁令下生态园大肆开发

  村民、村委会、开发商,乃至业主,这一条长长的“食物链”之所以能够顺利构建,与有关部门态度暧昧有直接关系。

  据北京华来时代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他们立项前均与村委会签订了合同,并在镇政府备案。尽管从去年年底以来,政府部门多次下达停工令,但每次停工不久又开工,政府部门总是持默许态度,“这就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

  而兴寿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市国土局没有下发明确通知要求拆除前,他们也不好给生态园定性。“好在农业部在2008年10月份下发了一个农业生态园配管房面积不得超过5%的硬性规定,我们才有了执法的依据”,兴寿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态园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打着设施农业的旗号进行,在上级未下封杀令之前,只能在政策上进行引导,“但这往往不起效果,开发商大多仍旧我行我素”。

  就在外界对生态园仍然存在争议的时候,市国土资源局今年4月份紧急下发了拆除令,要求所有违规占地的大棚全部拆除。然而,在此之前的小半年内,已经有上万栋大棚在暗地施工,以至于成了规模,大棚一片连着一片,成为京郊一大“特色”。

  被破坏的耕地由谁来复耕

  据了解,生态园强拆之后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业主购房款打了水漂,村民租金面临被收回,施工队工人拿不到工钱等等,更主要的是,已经被破坏的耕地由谁来复耕?这笔巨额资金由谁来垫付?

  对此,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魏成林在今年4月21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谈到,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市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他表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严禁各区县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不得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搞现代农业或设施农业为名,在基本农田内建设永久性建筑或进行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活动。

  从目前各区县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开发商是生态房的建设方,均须为所有损失买单,但事实情况是,开发商经过此次强拆,实力大大受损,已经资不抵债,而有些开发商干脆玩起了“蒸发”,因此,执行难度很大。

  ■专家说法

  生态房兴建之初应最严厉封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表示,农业生态房经过强拆、土地复耕等一系列问题后将逐渐演化成一个社会问题,村民、业主的利益不仅将无法得到保障,这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土地的浪费也将变得十分严重,涉及金额恐怕要高达数十亿元。

  沈杰认为,其实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其扼杀在萌芽中,政府应该在生态房兴建之初即下达最严厉的封杀令,严令禁止占用耕地建房的行为发生。此外,政府还必须构建一套土地预警和实时监管机制,一旦发现有打着生态园旗号搞房地产开发的行为发生,当即勒令停工整改。

  他表示,生态房强拆之后,政府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被占用的土地及时恢复耕地性质,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本报记者夏命群

  

(责任编辑:钟慧)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肖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