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当心拉开货币宽松之闸引来滞胀通胀之虎

2009年06月24日09:3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全景网-《证券时报》 作者:刘晓忠

  当心拉开货币宽松之闸引来滞胀通胀之虎

  刘晓忠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政府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然而,5月份各项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并没有消除学界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分歧。

5月份CPI与PPI持续为负,且PPI出现了同比降幅扩大的态势,加强了部分学者对通缩的担忧。同时前5个月5.84万亿的贷款规模,M2持续3个月攀升在25%,以及最近金融市场再现货币流动性充斥和股价、房价的持续攀升等则加剧了人们对未来通胀的忧虑。另外,对于前5月中国经济增长过度倚重双宽松下政府和国企投资,以及政府投资本身与生俱有的非持续性等问题,客观上又引发了学界对中国是否会陷入经济滞胀的担忧。

  通胀的风险正在聚敛

  通缩、通胀,抑或滞胀?这一分歧背后是业界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担忧和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应否适度调整的争鸣。

  若把中国经济的走势放置于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之中,笔者认为,通缩的可能性并不大,通胀的风险则在不断的聚敛之中;当然如果未来仅是通胀风险对宏观调控当局的考验并不大,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滞胀风险已非杞人忧天或痴人说梦,若继续推进凯恩斯刺激与货币主义的双宽松政策组合,经济滞胀与人们不期而遇的风险概率实际上在不断增加。至少有关部门在政策选择上应该尽量避免触碰经济滞胀的风险“按钮”。

  对于通缩的风险可能性已经削弱的判断,尽管部分学者并不能认同,特别是在CPI与PPI依然持续双负、产能过剩等背景下否认通缩的风险;但笔者坚持认为通缩本身就是一个假想敌。一方面,当前CPI、PPI的持续双负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翘尾因素有关;而且物价螺旋走低这一通缩危害度量刻度并不具备理论和现实的逻辑合理性和目的性。继续把通缩作为当前中国经济主要的抗击任务并不可取,否则很容易产生物极必反的效果。

  就当前的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通胀风险已处于不断的聚敛之中,若当前的双宽松政策不适时适度地做出调整,通胀将不可避免。事实上,由于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是适度宽松,相反其宽松程度实际上已经变得相当积极。前5个月高达5.84万亿的新增信贷规模、持续数月高达25%以上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等已经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水漫金山的风险。

  货币过度宽松将导致通胀

  笔者认为,当前定量宽松的信贷供给体系所导致的过度宽松货币环境,首先反映在很容易和便于炒作的资产价格系统推高资产价格泡沫,随后将逐渐对CPI和PPI领域迅速产生效应,导致通胀的发生。

  其一,业已有些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过剩货币流动性以及低廉的资金成本的存在,实际上已经为通胀提供了基础性的粮草准备,使得通胀已非发不发生的问题,而是何时发生、幅度多大的问题。其二,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的较大幅度的上涨,虽然有最近各国经济出现不稳定的复苏嫩芽的支撑,但更多的还是各国财政货币双宽松下释放出的大量流动性在国际市场流窜炒作所导致的。这将给中国带来成本推动型和输入型通胀压力。其三,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相当低廉的资金使用成本,实际上使过剩的货币流动性得以低成本地进入实体经济投机或炒作,导致通胀。过剩的货币对实体经济产生通胀影响并非如潮水般地全覆盖,而是先从上游或便于炒作的领域蔓延至整个产业链和全领域。

  凯恩斯激励+货币主义致滞胀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凯恩斯激励和宽松货币政策的组合拳,一旦凯恩斯计划和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无法推动最终内需走强、出口回升和私人部门投资增长,凯恩斯激励+货币主义将使得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并非杞人忧天。

  首先,由于当前横亘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面前的风险并非供给不足,而是需求过剩或需求疲弱问题。特别是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严重削弱了美欧等主要消费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全球需求的萎缩给中国这一出口依存度达到40%左右的外向型经济体带来的较为明显的影响。

  其次,就最终内需看,其偏弱的走势越来越显现。央行公布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储蓄意愿增强相当明显。即第二季度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上更多地倾向于储蓄,比第一季度高9.5个百分点,接近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CPI高企的水平,选择更多地消费的居民占比仅15.1%,比上季度下降14.6%,降至历史新低。

  事实上,一季度国内消费增长率的提高更多地是由于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等短期政策性消费政策的刺激。由于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居民的前置消费或提前消费,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增长将开始走弱。因此,最终内需今后或将呈现出明显的偏弱走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将按季度呈现递减效应。

  最后,在产能过剩未能有效缓解、内外需萎缩仍然继续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投资将很难有效激活。

  应该进行政策调整

  笔者认为,当前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应该尽快矫正这种容易引发更为难治的经济滞胀风险的政策组合——凯恩斯激励+货币主义的组合。具体到中国,一方面,通过税费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社保福利制度的完善等提高居民的可购买能力,提高国内消费市场的厚度,通过促进国内最终消费而减轻外需萎缩的压力。另一方面,加快金融等服务业等领域的改革和降低民企进入其他垄断行业的门槛,激活私人投资活动,避免过剩货币流动性过度挤入股市、楼市,加剧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同时,适度调整目前过度宽松的定量货币政策(如信贷政策),舒缓过度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加强风险管控,适度挤压资产价格泡沫使其接近居民的可购买水平。这是避免中国经济继续奉行凯恩斯激励+货币主义政策组合下陷入经济滞胀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保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必要之举。否则,继续沿着凯恩斯激励+货币主义政策组合下去,经济滞胀将不期而遇。(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侯力新)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