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央企下属的房地产公司频频出手
资产诱惑:地王变身“央企制造”
北京朝阳区广渠路大郊亭西北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土地的广渠路15号,被中化旗下方兴地产公司的3号举牌者竞得。 |
广渠路15号,这一几经起落的北京“昔日地王”再度披上了光环。6月30日下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二层交易大厅,包括万科、保利地产、SOHO中国、远洋地产在内的11家房企齐聚于此,参加了该宗地块的最后竞价。
经过97轮的激烈角逐,广渠路15号地最终以40.6亿元的天价被横空出世的“黑马”——中化方兴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溢价率高达146.51%。在扣除1.5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后,楼面地价达到15313.7元/平方米。
而北京地王频出的短短一个月内,连同中国电子、远洋地产、 保利地产等央企下属的房地产公司,一跃成为了“一掷千金”的主角,2009年的夏天,前后总计将有超过100亿元央企资金进入北京的土地市场,仅仅是土地市场。
资金从哪来
这已经不是央企第一次成为“飙价”的主角了。自此向前推衍一个月,中国电子、远洋地产都早已在2009年的北京土地市场上声名在外。
这一切的背后,实际只有一个问题——钱从哪里来?
记者了解到,在广渠路15号地拍卖现场,多家企业均拥有巨额的银行授信,其中SOHO( 中国)200亿元、中信地产280亿元、方兴地产200亿元、远洋地产200亿元等。不过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潘石屹说吧)告诉记者,按照央行规定,银行授信不能用于购置土地,因此,原则上土地竞买者使用的都是“自有资金”。
不过,一位在参与现场竞价的国有房企的财务总监告诉记者,这个“自有资金”的“来源”实际上有很多渠道可以运作。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条途径,便是母公司或是集团得到的银行授信。由于母公司或者集团的主业并非房地产,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在账面上显示为向子公司注资的方式,向子公司提供现金。
“我也和一些同业的人士沟通过,因为经济形势还没有彻底好转,很多工厂因为没有需求而停工,或者是本身就已经过剩,但银行又有信贷任务,贷给央企是最保险的,而央企拿了这些信贷资金没有更好的投向,不少人认为,房地产是个短期看来相对较好的投向。”前述国资房企的财务总监告诉记者。
至于其间具体的技术操作,他告诉记者,通过使用票据、集团与子公司进行“业务交易”等方式都可以实现,只是“技术难度大小”的问题,这似乎足以解释为什么一夜之间,土地市场中的资金如此泛滥的原因所在。
不过,对于资金来源问题,面对记者的提问,方兴地产有关负责人并未明确回答,他只是表示,对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拥有足够的信心,并且会力争把这个项目做成一个精品。
记者了解到,在40.6亿元天价拿下广渠路15号地之前,方兴地产已经将位于上海的上海港7栋写字楼整体出售套现,总计套现额度超过50亿元,目前已经基本到账,有种说法是,实际上这接近50亿元的现金,便是本次购买15号地块的主要资金来源。
继续演主角
或许很快,40.6亿元的地王纪录又将被再次刷新,即将入市的亚运村地块规划建筑面积高达42万平方米,而位于国贸桥东北侧的地块也正静待入市,后者很可能再次刷新地价纪录,而这其中也肯定少不了央企下属房企的表演。
“国贸东北角的那块地,地价至少80亿元。”日前,该地块一级开发商远洋地产的一位高管向记者表示,他甚至十分谨慎地表示,“能不能自己拿下来做,还很难说,因为盯着的人太多。”
在这场即将在8月底展开的“夺地大战”中,远洋地产已经预订了一个“席位”保利地产等央企的下属房企也有意参与。
近日,远洋地产又顺利发行了高达26亿元的企业债,远洋地产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为了调整公司目前的债务结构,并推动未来业务发展。再加上15号地的“夺地之争”远洋地产又最终未果,留存的大量现金必然在国贸东北角地块上要大有作为一番。
目前,远洋地产正在调整各项目之前的资金结构,为该项目做足资金储备工作,并已在进行相关人才方面的积累。
“今年以来,信贷十分宽松,而银行放贷往往向大型企业倾斜,因此不少央企手中聚集了大量的财务资源。在制造业盈利能力尚未走出低谷的背景下,这些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可能性很大。”中粮内部一位研究人员坦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