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6月1.53万亿的信贷投放规模,市场目前要求货币政策适当调整的呼声已逐渐主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银行基准利率下浮贷款占比为28.39%,较2008年9月末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而基准利率上浮贷款占比为35.18%,较2006年年底,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更创下5年来新低。
信贷资金投机需求将被抑制
“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向好)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可能加速改变中国货币政策的立场。”昨日,花旗集团驻上海经济学家kenpeng发表观点称。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预计,6月M2同比增速接近30%,这已经超过“保8”需要的货币扩张速度的一倍。目前,为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度扩张,“必须尽快放缓项目审批进度和重启额度控制”。
如果政策面收缩了银行信贷投放,谁将受到明显冲击?“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较高风险的投机需求。”昨日,一分析师对本报表示,在经济基础恢复尚不牢固的时期,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最多也是对过于宽松的修正,不可能大幅调头。因此,对实体经济的正常需求,不会带来明显冲击。“今年上半年的信贷投放中,有20%的资金可能会进入高风险市场,这一块首先需要被控制”。
货币适度收紧有利银行息差
联合证券昨日发布的报告认为,货币的适度收紧,意味着占银行资产30%左右的同业和债券投资收益率提升,银行贷款议价能力的增强,息差的提前见底或者是探底回升。
kenpeng表示,“如果按照原有的全年信贷目标,下半年的额度已所剩无几,很难相信银行会自愿放慢速度。”假使央行的调整更多存在于数量型工具的运用,通过提高银行贷款替换品种的收益水平,减少银行业绩压力,进而降低信贷投放冲动,同时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不受影响的话,作为资金提供方的银行议价能力将提高。
在联合证券看来,息差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短期内比信贷规模更大。因此,银行资产议价能力的提升将给银行带来的正面影响。
上海证券分析师郭敏认为,经济逐渐复苏后,下游贷款需求的复苏将是大概率事件。“适度的通货膨胀利好银行业,央行货币政策将偏紧,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下降,而需求仍将保持高位,使贷款利率上浮比例提高。”
不过目前仍旧存在的担忧情绪在于,逆GDP周期的信贷增长如果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存在,到底会给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券商普遍认为1~2年内银行资产质量可控,但却没有一个贷款质量与经济周期波动关系的测算结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