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下滑92%投资机构却蜂拥而至
坊间传闻:
宝钢高管已入驻杭钢
杭钢内部人士:根本没影的事儿
“杭钢”这两个字,足以让每个老杭州人感到亲切和骄傲。几十年来,无论是被叫作杭州钢铁厂还是杭州钢铁集团,这家企业一直是浙江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直到今年3月之前,杭钢一直是浙江省内钢铁产业无可争议的“长子”。而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杭钢还以355万吨的年产量位列中钢协会员企业第28位。
可在全球钢铁行业整合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关于
杭钢股份即将被并购重组的传闻日渐甚嚣尘上。今年3月的宁波钢铁并购案几乎“断送”了杭钢在省内独立做大的可能性,也是从此时开始,几百公里外的宝钢集团,似乎成了站在杭钢背后的阴影,重组绯闻的主角。
连续的扩张受阻,使得宝钢在中国钢铁企业中的老大地位岌岌可危。7月初,工信部发布的钢铁产能排行榜上,宝钢已将第一的位置让给了河北钢铁集团。
行业背景加上地缘因素,使得宝钢和杭钢的绯闻愈演愈烈。
近日,杭钢股份发布的2009年中报称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377.14万元,同比下滑达到92.24%。与此同时,机构却在疯狂进驻杭钢股份,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二季度共有8家机构新进成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这再一次点燃了市场的“八卦”热情——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的大量涌入很可能是在豪赌杭钢重组。
更为“离谱”的传闻则是:杭钢目前的管理层已换成了宝钢的人。
另一方面,杭钢集团上上下下则对所谓的“重组”一事讳莫如深。
很显然,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这只能是又一出“罗生门”,而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叙述中,努力接近真相。
基金二季度大举进驻 倘若不是这份中报,杭钢不会站到风口浪尖。
中报显示,杭钢股份的股东人数也由一季度的6.59万户下降至5.18万户,表明筹码相对集中。而这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二季度,有8家基金公司新进成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其中博时新兴成长基金以2300万股成为第二大流通股股东,仅次于杭钢集团;富兰克林国海弹性基金以1139万股成为第三大股东;而华夏基金旗下的回报证券和回报二号证券分别持有1037万股和532万股;另外新进的还有泰信先行策略基金、南方绩优成长股票基金、诺德价值优势基金和普天收益投资基金。
公开数据显示,新进入杭钢股份的8家基金持股数量达到7295万股,占公司4.11亿股流通股的17.75%。业内人士称,基金如此大规模的进驻极有可能是冲着杭钢股份的重组而来。
光大证券的胡皓认为,今年三月,宝钢集团成为宁波钢铁第一大股东,这或许开启了宝钢集团对杭钢集团的整合大幕。“宝钢集团在并购宁波钢铁后,杭钢的发展空间受限。加之其300万吨左右的产能规模和在钢铁行业并购的大趋势下,杭钢未来被并购,特别是被宝钢并购的可能性较大。”胡皓同时认为,若宝钢对杭钢进行并购,考虑到并购的实施、人员安置、设备购置安装以及生产调试等原因,并购至少应发生在产能目标实施前两年进行,即2010年或之前进行,这或许是机构近期大举进驻的主因。
而杭州本地一位分析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扎堆固然有重组预期的作用,但也不排除对钢铁板块预期看涨的可能,“毕竟,重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博弈过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敲定的”。不过,记者昨日查阅了钢铁板块个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基金进驻,二季度仅有杭钢一家。
也就是说,在杭钢身上,必然有些不同的气味。
3月,杭钢的拐点 或许这种不同的气味,来自今年3月份的宁波钢铁并购案。
今年3月1日,宝钢以20.214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取得了宁波钢铁56.15%的控股权,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持股43.85%,退居为第二大股东。此后,宁波钢铁通过增资扩股,杭钢的持股比例降至34%,宁波市政府持股9.85%。此前持股的三家民营企业则全部退出。
这被业内普遍称为“宝钢参与杭钢重组”的一次“演习”。而“演习”的不俗效果,似乎反过来坚定了这种“重组”猜测的底气:2009年1至2月,宁钢亏损4.5亿元。3月初,宝钢入主当月,宁钢开始减亏。至5月,分别亏损4700万元、4400万元和2500万元。而到6月,宁钢已实现盈利2000多万元。
但商报记者在昨日的采访中发现,这或许并不是一桩皆大欢喜的买卖。
一位接近杭钢人士透露,当时杭钢希望以47亿元的打包价,将所持宁波钢铁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宝钢,最终未能实现。
该人士还表示,杭钢自身也曾有过在浙江省内做大的努力。他们曾计划2003-2004年间在宁波大榭岛上征地面积5460亩,以5.45亿美元的总投资建立600万吨产能的钢厂。但正是在2004年,宁波建龙钢铁遭发改委紧急叫停。杭钢受命充当救火队员角色,以省内惟一国有钢企的身份进场,并在2006年7月宣布重组为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当初打算负责大榭项目的管理团队,也转战宁波。但最终好梦成空。就在今年初,参股宁钢的三家民企有意求退之时,杭钢也曾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融资支持,进一步整合宁钢。但最后,浙江省国资委选择了引入宝钢成为战略投资者的方案。
据一家国内知名财经媒体报道,当时,浙江省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曾表示:“作为宁钢来说,选择宝钢来重组,对于未来的发展是比较好的结果。”而杭钢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当时就曾说,先错失大榭钢厂、现又失落了宁钢的杭钢自身,会否成为下一个被盯上的目标?
1
字体:↑大 ↓小
扩张,宝钢的需求 宁钢并购案,成了宝钢和杭钢“绯闻”中重要的立足点。
“我的钢铁”副总经理贾良群认为,宁钢并购案的成功,使得“宝钢日后重组杭钢的可能性很大”。他同时表示,目前宝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跨区重组经验的大型钢企,既有2007年直接并购
八一钢铁的模式,也有2008年兼并
广钢、韶钢,新建集团的模式,而杭钢则在主营产业上具有鲜明的优势,双方存在并购的基础。“双方有着互补性:优质碳素结构钢是杭钢的优势,而宝钢只有旗下上钢五厂生产;更重要的是,杭钢占据着浙江这一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市场。”
而从宝钢的角度来说,能“吞并”杭钢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中国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凌说,钢铁重组的形势确实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只要产业集中度提高了,重组就是应该鼓励的。但宝钢近期的扩张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宝钢内部人士8月12日证实,宝钢目前已经全部退出邯宝钢铁公司,两年前派驻邯郸的宝钢高层管理人员也已经全部返回上海。宝钢在河北的扩张之梦就此告终。除此之外,宝钢关于重组包钢的计划以及广东钢铁湛江项目也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
“在产业整合成为必然需求,而远道的并购案又困境重重的情况下,宝钢把视线投向同在长三角区域的杭钢,也是很自然的选择。”上述杭州本地券商分析师说。
框架内的博弈 而在政策面上,来自各个层面的“有力论据”也被逐次摆上台面:
上述国内著名财经媒体此前报道,浙江省政府日前向省人大提交的《关于浙江省十一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中提出:“以宝钢重组宁波钢铁公司为契机,规划建设"千万吨级"宁波大型临港钢铁基地;积极探讨并推动杭钢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的合作。”这被不少业内人士堪称宝钢与杭钢重组的潜台词。
更巧的是,上述“报告”编制规划的时间跨度,从2009年至2012年,而宝钢的计划是将目前年产3500万吨的产量,在2012年提升至每年8000万吨。这显然需要通过不断的兼并重组才能实现,加上时间表的部分重合,似乎让宝钢并购杭钢变得顺理成章。
而在更宏观的层面,“重组”同样“有法可依”。今年7月,温家宝频繁考察各大钢企,并明确指出钢铁行业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兼并重组。国务院在此前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
不过,到目前为止,除宝钢以外的各方面,仅仅期望把宝钢与杭钢的合作限定在宁波钢铁这个框架以内进行磨合,对于下一步关系,各方均出言谨慎。
记者昨天辗转联系上一位杭钢集团内部中层管理人士,他告诉记者:“目前为止,并没有听说任何有关宝钢将重组杭钢的消息,两家的接触也并不多。”而对于此前有媒体称“宝钢团队已进驻杭钢”一事,他明确予以否定:“高层还是那几个人,没有变化。”
而上述浙江省国资委官员也表示,对于宝钢、杭钢之间的重组话题,省里既未洽谈、也未研究。但他同时透露:“接下来浙江的国企改革,将会着力于推进省属企业与央企之间的合作。”
8月12日的疑云 就在“绯闻”愈演愈烈的同时,杭钢股份在8月12日的异常表现,让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当天,杭钢股份上涨7.80%,振幅达到17.17%,换手率超过15%,放出5.06亿的天量。商报记者查询了当日公开交易信息,发现当天卖出榜前五位全部为机构席位,总金额达到1.6亿元!此前的7月15日,同样有三家机构席位联手抛出5000万元杭钢股份。而根据杭钢股份的中报显示,8大新进基金累计持仓也不过7291万股,按照8月12日成交均价计算,价值约5.5亿元。也就是说,机构两天之内就疯狂出货约四成,是否等同于为“宝钢并购杭钢”辟谣呢?但倘若杭钢身上已无题材可期,机构近几日又为什么按兵不动而非继续出逃呢?
上述杭州本地券商分析师说,基金突然出逃,可能是出于对杭钢中报的不看好,也有可能是出于对大盘走势的悲观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减仓很正常,并不一定和重组有关。最近也并没有听到杭钢和宝钢的传闻有什么新进展,因此,如果这些基金真是想博重组的话,不会那么没耐心。”
此外,8月12日的异动还有另一个解释版本。
倘若从买家的角度来看,当天买入金额最大为民生证券济南文化西路营业部和齐鲁证券上海仙霞西路营业部合计购入3252.451万股杭钢股份,占总股本4%,接近“举牌”比例。随后立即有媒体报道,上述两家平时并不显山露水的营业部背后,都有山东钢铁集团的影子,并有传言称此次买卖的实质是山钢要从宝钢手中夺取杭钢。不过,此说法很快遭到山东钢铁集团内部人士的否认。而昨天,上述杭钢集团内部中层管理人士也表示,并未听说过杭钢和山东钢铁集团接触的事情。(记者吴轶凡)
2 (来源:杭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