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记者贾远琨、何欣荣)上
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和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两个月来呈现强势反弹,欧洲、日本、美国等主要出口国需求回升,国内煤炭、谷物、铁矿石等散货运价上扬。
业内人士认为,航运经济指数反弹反映出外需“有限”复苏和国内经济企稳,而经济形势持续向好还有赖于市场活力的进一步激发。
集装箱、散货运价指数强势回升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航运经济遭受需求疲软、运力过剩的低谷期,中国出口集装箱、沿海散货运价形势一度低迷。
6月2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指数跌至763.31点,这是1998年4月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也是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从6月27日起,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开始稳步回升。到8月21日为止,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运价指数已经回升至866.99点,较6月27日上涨13.6%。
从航线来看,香港、东南亚、韩国航线均处于较平稳的状态,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而日本、欧洲、地中海航线成为运价上升的主要支撑力量,上涨幅度均在10%左右。美东、美西航线也是拉动力量之一,但回升态势从近两周开始呈现。
同样,持续低迷的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指数也从6月17日起走出一波上升态势,从1009.39点上升至8月21日的1146.08点,处于微幅波动上升态势。
业内人士分析,两个运价指数的持续回升反映了内外需求的上升态势。4、5月份,全球集装箱运力有500万TEU的运力封存,随着需求的增加,船公司陆续释放运力,封存运力已经缩减至目前的130万TEU,但仍有10%的运力停航。主要航线的货量回升和运力封存助推了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的运价水平。
国内沿海散货运输方面,煤炭、谷物、铁矿石和原油的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煤炭的需求量回升迅速,上涨势头最猛。
需求有限复苏带动阶段性回暖 集装箱和沿海散货运输市场的回暖受益于外部需求和国内经济平稳增长的双重刺激。
上海航运交易所集装箱运输市场研究员王岚介绍,今年下半年,欧洲经济正显露出企稳迹象,反映欧元区16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程度的信心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回升态势。随着欧洲消费者对基本生活品需求的逐步恢复,收货人补库需求同步扩大,欧洲、地中海航线货量也随之明显回升。同时,日本航线的传统旺季迹象初现端倪,加上临近月底的出货高峰,货量大幅反弹。
航运业内人士吴明华认为,7、8月份本身就是传统的出货旺季,随着圣诞节的临近,一波圣诞出货高峰正在运行,以基本生活消费品为主。但是这波出货高峰将在10月份左右结束,届时航运市场可能又出现回落。
“除了欧美货量需求的回升之外,近来的货量回升还受益于中国对欧美的采购计划的实施,形成了"量价齐升"的局面。但航运市场真正的复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的回升仅仅是阶段性的。”吴明华说。
近来,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从4000点回落至目前的2534点,主要是由于铁矿石、煤炭等贸易降温。中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由于库存量较大,进口量有所减少,相比之下,国内沿海煤炭、谷物、铁矿石等的运输需求有所提升。
上海航运交易所沿海散货运输市场研究员赵珺说,国内经济企稳复苏带动了散货运输,但这还是属于阶段性的“景气”行情,第四季度部分重
工行业生产将处于淡季,受季节性影响,发电量增速会随之放缓,届时对沿海煤炭运输市场运价走势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活力有待发掘 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触底已成为国际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世界经济向好因素不断增多。预计下半年在美国经济企稳的带动下,欧洲、日本经济亦将结束深度调整,全球经济增长将缓慢恢复,外需也因经济恢复而逐渐回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说,虽然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下滑,但是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外需的回升正反映了这一结构变化。过去追求时尚、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今转向了低附加值、价廉物美的产品,而在这方面,中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今年7、8月份的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基本生活消费品的出口量高于机电产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玩具、体育用品、家具、床垫寝具和灯具等10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实现环比增长。外贸需求的回升表明,中国消费品重新受到“追捧”。
同时,应当看到,外部需求仍然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并且随着我国出口的回升,贸易摩擦也在增加,出口的压力仍然较大。
孙立坚认为,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的提升表明,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取得了明显效果,带动了国内需求,这是财政动力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复苏。比如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出口退税的政策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等举措,改善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但经济的复苏最终还是要看市场活力。从国内需求来看,市场是否能够有效地承接政府主导下的回升还有待观察。比如,当前的CPI、PPI呈现下滑趋势,表明消费动力不足,生产资料存货较多,经济活力还不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