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构建猪肉信息追溯系统 “放心肉”要从养殖抓起
新华社记者 徐 冰 滕军伟
猪肉价格起起落落,始终不变的是消费者对“放心肉”的期盼。在日前于青岛举行的2009世界肉类组织第五届世界猪肉大会上,猪肉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讨论的焦点。
肉消费大国 常抓“放心肉”
据中国肉类协会介绍,我国既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生猪产品消费大国,多数地区群众的日常肉食消费以猪肉为主。2008年全国肉类人均占有量为54.8公斤,其中猪肉为34.8公斤,猪肉食品在整个肉类食品中占了60%以上。
近两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对肉类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做了具体的要求。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正在抓紧制订相应的配套规章规范,以确保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效执行。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向欣3日表示,商务部正会同财政部在全国10个省市先行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用3年至5年的时间在全国形成生猪屠宰及肉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机制。
新技术养殖 吃肉更“放心”
作为猪肉生产的源头,生猪的养殖方式是保障猪肉安全的重要环节。据山东省畜牧总站畜牧师周开锋介绍,传统的猪舍里存在大量粪便和蚊虫,由于生长环境恶劣,生猪的疫病抵抗力降低,生猪的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生猪养殖模式——“自然养猪法”开始在中国多个省市得到推广。这种养猪模式由锯末、稻壳、谷糠等垫料铺成80厘米厚的发酵床,通过添加天然盐、微生物、营养剂等物质,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分解猪的粪便,避免病菌传播,具有无臭味、节省成本、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等特点。
周开锋说,由于微生物发酵,垫料下温度较高,杀灭或抑制了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生长。同时,由于猪舍环境改善,猪病发生很少,几乎不用抗生药物,提高了猪肉品质,解决了猪肉的药物残留。
原中国畜牧协会猪业分会副秘书长荆继忠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自然养猪法有效解决了养猪带来的污染问题,提高了生猪抗疫病能力,对保障猪肉安全有重要意义。
从农场到餐桌 安全系统追溯
猪肉安全包含多个链条,从生猪的养殖、屠宰、猪肉加工到配送、批发和零售,环节众多,监管部门繁杂。要把所有的环节纳入监管,发现问题时有章可循,猪肉安全追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
在第五届世界猪肉大会上,向欣表示,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广建立覆盖屠宰、配送、批发、零售各环节的肉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
在山东得利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里饲养的母猪都戴上了“耳环”,上面记录了猪的饲料信息、免疫信息、预防保健信息和遗传信息。该公司技术部经理尚来助告诉记者:“把这四方面信息综合起来,从源头上就建立起一个可追溯制度。这头猪出栏以后,每一块肉通过终端就可以扫出肉来自哪头猪,这头猪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喂了哪些饲料,用过哪些疫苗和兽药等信息,一目了然。”
山东省现在主要是在济南、潍坊、青岛等地的大超市进行试点。消费者在超市买到带有猪肉安全追溯系统的猪肉以后,只要在超市里的终端机上一刷,就能看到从农场到餐桌的各种详细信息。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