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三个季度已接近尾声,中国经济复苏的态势进一步清晰。然而,曾经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出口领域,起色依然不大,显得寒意仍浓。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9461.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
出口困局让国内政策部门十分着急。今年以来,政府已经多次上调了出口退税,以刺激出口。在中国,由于出口企业关系到数量巨大的就业问题,因此刺激出口就有了经济和政治多重意义。
不过,在经济危机之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出口复苏?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政策部门的认真思考。从当前政策来看,不难看出一些焦急的心态,只要能刺激出口,多种政策一拥而上。但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泥沙俱下,将会重复过去在低端制造领域的老路。
CBN记者近来在广东一些出口企业的采访显示,不少鞋厂面临一个尴尬难题,即一双橡胶或塑料面料鞋,非洲客户只出1美元左右,接了极有可能亏损,不接又面临生产线停工。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只是经历这次危机之后,我们似乎转变不大,赔本不赚吆喝的事情还在发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难道我们还将重复以前的道路?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出口遭遇的打击,固然有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并非全部因素。国家发改委曾公布过一个调查数据,仅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以沿海出口加工聚集地为主,倒闭的中小企业就达到6.7万家。要注意的是,这时候以雷曼兄弟倒闭为代表的全球金融海啸还没有爆发,对全球需求的大幅冲击也没有开始。这说明了一点:中国对外经济领域的自发调整,早在金融海啸之前就已经大规模开始了。这也说明,中国长期以来在重商主义思潮主导下的经济安排,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基本模式,一直是以比较优势来参与全球生产制造体系,我们有着便宜的劳动力、廉价的能源和水资源、几乎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环境成本,因此能够向世界提供便宜的“中国制造”。这一过程,正好是二战之后全球第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欧美到日本;第二次是从欧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及南美等地,第三次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在2000年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一产业转移进程被推向高潮,中国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化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成为“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中国挣了大钱,大量身处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只能挣取一些小钱,而且还饱受环境污染、工人低福利之苦,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保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同时化解了巨大的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就业压力。
纺织行业就是一个典型。2000年以来,纺织工业增加值保持了每年20%的增速,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4%。在纺织行业吸纳就业的2000万人中,80%左右是农民工,每年可获取2500亿元现金收入,农业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近1000万吨,涉及1亿农民的生计。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财富也在中国社会持续积聚。不论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能源成本的日渐高昂,还是中国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强烈的诉求,或者是企业对于产业链上更高价值端的追求……都使得“低端制造+廉价出口”的模式难以持续。
近年国内对于低端制造业转型的争论不断。有权威人士曾经断言:“中国现在的出口加工模式还可以再搞三十年!”但是,如果是一成不变的三十年,那对中国将是十分糟糕的事情,这将意味着中国在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人民的福利增长方面,长期维持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我们认为,如果在政府强刺激之后不能尽快考虑调结构、上水平的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延缓已经开始的产业自发调整过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挽救一切企业,其结果将是我们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扶持起了一批产业链低端的企业。中国可能会继续做三十年的“世界工厂”,但这应该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世界工厂”,而不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价值链上的提升,应该成为此轮经济复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毕竟,我们最需要的,是有质量的经济复苏。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