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M2目标不变则货币政策取向不变
并称不应把央行调控行为作为股市波动依据
对于颇受关注的货币政策取向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昨日表示,只要央行M2(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变,央行调控流动性的行为就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股市不应把央行调控行为的变化作为波动理由。
吴晓灵是在参加由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华安基金主办,《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主办媒体的“2009中欧-华安锐智沙龙”时作这一表述的。
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M2,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调控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和货币创造能力,进而使M2达到央行调控目标。“央行在M2目标不变时调控超额储备率和基础货币,不影响货币政策的取向。”吴晓灵说。
去年底设定的今年M2增长目标为17%,经历上半年贷款天量增长,6月以来M2增幅持续保持在28%以上。吴晓灵指出,这不但远远超出年初目标,而且达到经济增速的3~4倍。因此,央行适当调控以使M2增幅逐渐回归调控目标,属正常操作。
“(央行)想为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背景。”她表示,投资者不应把央行调控行为作为股市波动依据。
吴晓灵指出,我国货币创造的途径,除贷款外,还有外汇进入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因此,与发行央票等公开市场操作相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控流动性的更有效手段,应给予央行调控银行头寸的自主性。
央行除从宏观上调控银行货币创造行为外,吴晓灵指出,还需审慎监管银行,从微观上调控银行行为,如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贷款集中度、资产流动性、拨备覆盖率、资产负债比率等风险控制指标提出要求,把银行“利润冲动限制在稳健范围内”。
由于上半年贷款扩张速度太快,银监会提出要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逐步扣减交叉持有银行次级债等要求。吴晓灵认为,这是要求银行稳健经营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扣减银行互持次级债的政策需要分期执行、逐步实施到位,还应发展市场主体,引入基金、私募等更多类型的机构,改变银行间市场成员同质化的现象。
吴晓灵还表示,对于资本充足率应实行逆周期调节,在经济形势好时提高资本充足率,反之降低资本充足率。应对具有负债性质的金融创新产品提出资本要求,以减少银行道德风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