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产近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9月10日,中海地产以总价70.06亿元、单价22409.3元/平方米,将上海长风6B、7C地块拍到年度全国楼面总价和单价“双地王”。而9月18日,中海地产北滨一号项目被曝因小高层漏水、房高不够等严重质量问题,遭遇购房者退房。
央企“地王”争论的火热劲尚未过去,央企“地王”“房斑斑”的问责又已开始。
克而瑞中国研究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上半年各月成交总价排行前十的地块中,六成的高价地块由具备国资背景企业获得。而在下半年,保利、招商、中海、中冶等国资背景的企业在南京、深圳、上海等地,接二连三地将“地王”总价或单价推向更高点。
央企“地王”该不该产生,一方面是未来能否盈利、是否将推高房价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关涉的则是“央企”身份问题。
金融投资家、经济学家孙飞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面粉贵过面包,90%以上的企业都会出现亏损,当前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很多,但购买力不足,有效需求不够,已经存在泡沫,由“价升量跌”向“价跌量跌”转变,央企拿“地王”,显然不理性。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并没有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但他认为未来的房价主要取决于房屋需求以及楼房本身的品质。两人对于未来市场状况繁荣的估计并不一致,但楼房品质将影响房企盈亏是他们一致的看法。
孙飞说,一般“地王”都不理性,而央企拿“地王”,起了一个更坏的作用。“拿垄断性的资金和资源就胡作非为”,最后的结果是,要么推高房价,要么是亏损。而不论是哪一种结果,受损的都是普通百姓,因为央企的资金来源于国民。政府控制了土地资源,又由国企来拿“地王”,地产市场陷入了一种奇怪的逻辑。
但顾云昌认为,央企拿“地王”,实质上说,只是一种市场现象。不管是“央企”还是“民企”,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当前“地王”频出的背景,是土地市场对房屋市场的供不应求,以及企业充裕的资金和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他预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土地市场还会热起来。
资金雄厚、资金成本低、缺少好的投资项目、风险意识弱,顾云昌和孙飞都认为,以上这些因素是央企频繁拿“地王”的原因。
对拿走“地王”的央企,批判有之,支持亦有之。支持的理由最主要是三个:央企工资受到限制,不会产生暴利;央企利润属于国家与社会;央企可以配合国家做政策调整,平抑房价。
但孙飞认为,如果央企以低价拿地,以上这些理由才成立。而现在的事实是,央企以非常高的价格拿地,即使想配合政策压低房价都不可能。“央企和民企都是一样的,都是按市场价格拿到土地,如果央企拿了地搞经济适用房、廉价房是另一回事,不管央企、民企,都是追逐最高利润的。”顾云昌从市场的角度解释,最终决定房价的不会是市场主体,而是市场状况。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用“根本不重要”来评价外界描述的“央企地王”现象。“民企可以做,央企为什么不能做?”易宪容说。
“按我的观点,民营企业都把它干掉,只留下一小部分,全部由国企来做。”易宪容认为,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急需国家调控,国企工资由国家限定,其利润最终会由国家获得,而民营企业的暴利,全部都到了个人的口袋里。“开发商不同意央企地王,所以炒作。”
那么,央企拿地、“国进民退”,是否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那不重要。现在有吗?现在更糟糕!”易宪容回答。
是否形成垄断?“现在不是垄断吗?民企跟政府权力一起垄断更糟糕了,所有钱在几个人口袋里更糟糕!”他说。
如果“央企”不是问题的根本,“地王”也只是市场的一种行为,那么什么才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问题?
顾云昌认为是市场供求关系。孙飞认为,供求关系的背后是资源垄断下的稀缺,以及住房保障体系不到位。
“老百姓自住需求、投资需求、改善性需求都有,但购买力不足。”孙飞说,商品房本来不单是商品,也是公共产品,而在中国却沦落到一种投资品,投资品就存在泡沫,泡沫太大就会破灭,中国房地产已经提前透支了市场需求,如果再不进行调整,可能会出现中国版的次贷危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调整的核心是,慢慢地降低房价,实现软着陆。而根本点在于:增加市场供应,包括土地供应和保障房供应。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