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9月的解禁低谷,10月份迎来解禁高峰,解禁额6804亿元,成为市场担心的重要利空之一。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数值比9月份增加5859亿元,增幅为620.00%。这是否会成为长假后行情调整的一个理由呢?
对于限售股解禁流通,市场一直作为一项利空看待,但是从过往历史看,大盘的涨跌与解禁数量虽然呈现强相关,但并不能成为下跌的重要力量,更像一个平衡因素。
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大盘的大幅反弹,大小非的月均减持量从去年月均减持量的5亿股左右上升至10亿股左右,且保持相对稳定。在8月份市场接连遭遇暴跌的情况下,减持有所减少,为7.07亿股。可以看出,随着大盘的上涨,大小非减持力量增强,相反,随着大盘的大幅下跌,大小非减持数量会锐减,其对市场的冲击只能算是个叠加因素。
另外,从解禁股释放前后股价涨跌不一的历史个案来看,限售股解禁的压力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解禁规模,还要与购置成本、操作时市场估值水平的高低、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个体发展前景、减持意愿、套现的紧迫性、股份性质等密切相关。
具体看这个10月解禁股释放的高峰,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这一庞大的解禁数额涉及解禁股数3192.39亿股,并集中于
工商银行、
中国石化、上港集箱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的限售解禁股数合计3060.10亿股,占10月限售股解禁总股本的95.83%,并且工商银行一家独占当月解禁总股数的73.93%。
中国石化将有股改形成的570.88亿股限售股于10月12日解禁流通,这些股份占已流通数量的比例为444.81%,占总股本比例为65.84%,这些股份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持有。
工商银行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2360.12亿股将在10月27日解禁流通,这些股份占已流通数量的比例为1578.68%,占总股本的比例为70.66%,这些股份的持有者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同日,
上港集团也将迎来129.98亿股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这些股份占已流通数量比例为162.63%,占总股本比例为61.92%。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解禁股的显著特点是规模大而集中,成因多样,对市场后期发展会构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投资者心理上的压力;但是,由于大盘目前点位并不高,在3000点之下,市场估值不高,大股东减持动力可能不足,而选择坚持或增持的可能更大些。特别是像工行、中石化等大盘蓝筹股,其限售解禁股均为国家股,一是要保持绝对控股地位,二是要响应管理层号召,减持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剔除这些个股外,10月份限售股解禁量只有130多亿股,这样来看,10月的减持压力已经不大了。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工行和中石化都属于上证180、上证50、沪深300以及中证100指数板块,在其限售股解禁后,在指数中所占权重相应增加,因此指数型基金将不得不按每只相关股票在指数中所占的权重比例在现有仓位基础上继续增持这两只个股,这将进一步化解或有的市场压力。
有关历史交易数据显示,3月2日
招商银行解禁47.99亿股,成为当时两市流通市值最大的个股,解禁当天,招商银行上涨2.45%,上证指数微涨0.51%;时隔4个月,7月6日
中国银行解禁1713.25亿股,成为当时两市流通市值最大的个股,与招商银行相似,中国银行在限售股解禁当日上涨1.94%,上证指数则上涨1.18%。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