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经济:“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二届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成功举行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告一段落,而后危机时代正在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创业型经济能否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创业型经济能否成为中国决胜未来的关键?中国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回暖的报春者?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世界各国和中国政界、学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第二届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关注的重点。2009年10月27日,“第二届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行,国内外一百名各界精英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变局与创业型经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绿色创业型经济:
引领未来经济走出困境
曾连任八届联合国副秘书长、担任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别顾问的莫里斯•斯特朗认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由此带来的经济衰退,使得所有的国家共同努力,来找到未来解决经济问题的金色钥匙,此时评价、探讨未来创业型经济是否能够引领未来经济走出困境恰逢其时。同时,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方向必须是一个绿色的创业型经济,从而保证未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斯特朗指出创业型经济和创业型企业家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中作用巨大,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中国的创业精神,但过去中国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对于人力、资金的投入,然而经济发展的效率却不是很高,因此他建议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这样才能让创业型的企业家能够有非常好的生存机会。
参加第二届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之前,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高级顾问、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高级官员杜晖贤先生曾经参加过一个讨论创业型经济的国际会议。据他透露,会议认为发展创业型经济不仅适用于中国,对于美国和欧洲等其他国家一样适用,只有大力发展绿色创业型经济才能最终解决经济危机。
杜晖贤在论坛上说:“我们现在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都要共享知识,扩大知识。发展绿色的创业型经济在未来是有巨大的潜力的,它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理念。如果我们要建立起一个无碳的经济体,就要改变我们的经济模式,也要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挑战。”他建议建立一个全球的创业精神,来满足未来一代人的发展需求,用创造性思维来审视全球发展的问题。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副总干事利普曼先生在论坛上发言时说:“现在我们看到一个新的经济框架正在崛起,我们期待的也是一个新的工业化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当中,我们要把制造业变成服务业,而且技术和创新就会变得非常关键,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将我们的悲观变成乐观的力量,这样公有部门和私有部门就会进行非常积极的合作。今天这个论坛也是非常恰当地谈论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微妙的旅程,我们需要成为创业者,需要可持续性,需要具有远见看到未来。”
创业型经济:
推动中国未来30年发展经济社会的引擎
“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的开板是我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创业型经济发展之路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在中国,创业型经实施创业型经济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创业型经济将成为成为启动我国新一轮增长的动力和实现社会平稳转型的利器。”论坛上,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工商委员会王利文秘书长坚定地说。而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深圳举行的创业板开板仪式上就曾表示,推出创业板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向创业型经济转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成长性的发展群体。一大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高成长、高科技中小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的加速发展,也加快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业型经济创新体系,不断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作为融知识、技术、管理、资本与创业精神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形态,创业型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就业压力的缓解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刺激消费相比,创业型经济领域的生产性投资、新兴生产领域的供给增加能更有效地启动内需。因此当前以国家甚至以大洲为单位的全局性宏观创业探讨和行动计划日益增多,许多国家政府制定雄心勃勃的、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长期发展战略,发展创业型社会。而我国也正在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的建设,在证券市场推出创业板,在教育界强化创业教育与培训等等,都表明我国在努力构建发展创业型经济的要素。” 全球创业型经济理事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说。
他表示中国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能否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形成发展创业型经济的良好氛围,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由此,他建议政府应立即着手规划并全面启动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行动纲要,构建创业型经济体系,使创业型经济从诞生到发展都得到制度保证。
“政府应立即着手规划并全面启动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行动纲要,构建创业型经济体系,使创业型经济从诞生到发展都得到制度保证。创业型经济的大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主导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契机和新跳板!”马国湘建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也非常认同。“中国作为新兴的发达国家,理应为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尤其在发展模式选择上面。过去30年是追随性发展,我们的资源、人力、各方面的制度匹配等都走到了极端,但是下一轮怎么发展?”许正中认为还是应该重新选择,选择创业型经济。创业型经济成为推动下一个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构建创业型经济发展蓝图
许正中进一步阐述中国发展创业型经济,实现从产业追随到创业引领,就会产生中国经济发展的“蛙跳效应”。他认为从全球危机中可以看出在全球格局大变局下,各个国家都在重新洗牌,进行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转型。产业的立体分工,将取代一、二、三产业的平面分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流。新的技术浪潮的来临,新兴产业的不断催化也很重要。新的产业业态里面,创新和创业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来新生的业态是产、学、研、经、创微观方面的结合。
“创业型经济是中国破解金融危机和不断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石。”许正中强调,中国为什么要搞创业型经济:21世纪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就业、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要破解这三个问题。但这三个问题,依赖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追随性产业方式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来看,我们过去各个地方以发展GDP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现在越来越要关注就业。
经济危机冲进来之后,我们发现大量低端的农民工首当其冲,这个人数有两千多万,虽然我们现在认为有96%重新回到原始工作,但是他们的匹配问题、技能问题,而且结构性就业问题又凸显了。二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无论是最乐观的还是最保守的,都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30%。城市化从30%-70%是一个马鞍区,而且一般都用一二十年来解决这个问题。短短的一二十年要解决从30%—70%,中国有4.5个亿的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大量的人的转移,他的技能培训和现在有关的新兴的产业匹配也需要解决。这一块每年也有一千万。还有一批由于技术的进步,我们看虽然我们大力鼓励中小企业,但是我们大企业的扩招适度,大企业的规模增长远远比中小企业快多了。这里面它又要不仅不能够吸纳新增的劳动力,而且他还要有技术含量。还有一点,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二三的调整、横向调整之间,产业的动态调整之间,每年也有一千多万人不适合新兴产业。还有一批产业不匹配也有两三千万,这样说,光我们失业的压力是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人口还要多,这样给我们提出很大的挑战。但是发展创业型经济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说?从国际看,一个人创业可以带9-13个人就业,假如一千万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亿的人为他安排打工或者为他进行安排,这样解决问题,走创业型经济之路是一个必然。
在创业型经济的过程中,创业型经济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平台就是微观平台。在创业型经济中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直接耦合,形成了新型的社会复合资本。在创业型社会里面,它是一个不断发现创业机会,或者叫创富机会的社会。
十年一遇创业新高潮的机会与选择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汤敏(汤敏新闻,汤敏说吧)分析在过去三十年里,我国实际上经历了好几次创业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八十年代初,以贩卖牛仔裤、傻子瓜子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业家开始了中国的创业路程;第二次高潮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一个全民经商的高潮;第三次高潮是有相当一批以海归为代表的,在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以英特网为代表的高潮。而现在又是十年一遇的新高潮到来了!
他认为一个创业高潮的到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即是现在正处在一个大的变动之中,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会造成很多大的金融规则、市场规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机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就会对整个环境、能源要进行大的改革,这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机遇。第三个变化是中国经济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现在要转变为内需为主,因为世界经济、西方经济、美国经济在很长时间内不可能重复以前靠借钱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靠内需,这又会创造大量的机会,“变”就是机会。
“地利”是因为中国处在世界上发展最快、机会最多的地方,而且我们现在通过亚洲金融合作,再过一个多月就会产生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人和”即我们现在从国家的政策来说,推出了大量的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新的政策、一些新的机遇。例如国务院刚刚通过的29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这里面每一条都有非常大的含金量。马上要出台的中国创业板将会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创业开辟出新的天地。在过去不到十年里,大学扩招了六倍到七倍,现在有一些农民工在经济危机中找不到工作,但很多人开始创业了。我们说穷则思变,逼到那个份儿上了,他只能走这条路。所以我们创业的人,从政策到人才都聚集起来了。
汤敏(汤敏新闻,汤敏说吧)猜想当前这次创业高潮的机会点在于民间金融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新能源、低碳经济、环保经济等等。另一方面,他说:“我们关注国际经验,更多是关注财富五百强,关注大的经济。实际上,国际上的创业、创新的经验需要成批的、批发地把它引进来,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第二,我们还缺一个很好的创业环境。我们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形成准备为支持我们创业而形成的金融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小金融,我们需要赶紧把贷款条例等政策推出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我们需要创业教育体系,我们还需要帮助创业发展的税收体系。我们可能对创业的要全部免税,国家可能还要给它一定的支持。最后我们还需要一个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对创业的容忍度,对创业的支持还不够,我们的舆论对好的创业、成功创业的经验可能说的比较多。但是对于失败的,我们社会容忍度就不够。如果我们的创业有了很好的国际经验,有了很好的创业教育、融资环境和各种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有了我们整个社会对创业的新理解、新容忍,那么我们这一轮的创业高潮应该比过去的三个规模更大、成功更多,而且能够使中国的经济转型真正能够完成。
对此,马国湘也认为,我国的创业孵化体系、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分配与激励机制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等还不够成熟,束缚了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中国银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曹远征新闻,曹远征说吧)认为一个创新型社会本身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创业本身也是创造一个社会,终身教育、创新型组织、学习型社会都是有很多含义的,在这方面教育、科研乃至方方面面都是一个融合的过程,都和社会良性互动有关系,这都是变革,既是技术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社会的变革。正是在创业过程中支撑变革,变革反过来支撑创业。
他分析了金融危机为中国带来的创业形式和未来的创业方向。这次世界经济衰退是由金融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的处理过程中会有强烈迹象的反弹。世界经济这次的危机还不能解读为一种简单的周期性的变化,而是一种结构性的调整,这个结构调整正在产生。它意味着对中国来说,我们过去的出口导向经济是不仅不可持续,而且难以维持。我们过去的粗放性的经济模式,不仅不可持续,而是难维持。如果调整发生的话,我们看到中国在过去长期以来都是以制造业、工业发展为特点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固然是工业化的一个产物,但是注意到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间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甚至当年国务院要求希望第三产业的发展超过GDP平均增量的两个百分点。如果转向内需发展,从工业角度看,服务业变成了重要发展方向。包括金融、电信、技术、医疗、教育等等这种服务业的领域将会是下一个发展方向。今年以来,在这个方向上,我国已经探索出了很多的变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医疗体制的改革乃至文化教育的体制改革、传媒业的改革都是在这个方向发展,这是提供了一个创业的机会。
尽管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节能环保变成了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不仅仅意味着新的能源产生,而且意味着原有能源的利用方式,原有能源的安排方式都在发生变化,而且产生经济效益,这是创业的第二个机会。
云计算是第三次计算机的革命。由于互联网、物联网的使用,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存储,并不需要政府运算,完全可以把存储和运算放到另外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终端都可能成为一种接着云计算的终端,越是你会看到奇特的现象,就是我们看PC发展中间,就是上网本的出现,如果在资本上这个定价看的跟明显。大家知道今年以来,为什么微软和英特尔的价格在股市回暖的时候并不上升,就是面临最大的挑战,云计算的挑战,如果是云计算,操作系统是不需要的、CPU是不需要的、庞大的内存是不需要的,那么它会是什么样的呢?因此,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很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大家非常清楚“智慧地球”。首先用在节能方面非常之明显,我们知道目前的电力使用有效性是33%,如果有物联网结合起来的话,你会发现一个大厅内,如果人多灯亮一点,人少灯会暗一点,这样能源会极大地减少。
一个最壮的理念生产变革。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而是社会的变革。对于创业来说,首先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传统的条件下很难量化、很难衡量,在现在社会是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一系列的支持条件变革。首先生产技术的变革,我们注意到中国很多企业的发展,尽管在传统领域,但是它有它自己发展的轨迹,深圳出现了一大堆小巨人,比如中兴通讯,它是很大的交换机产业,在交换机产业中有一大堆小企业,比如生产耳机的一个小的零件,可以占到全球产量的40%,这是一个新的组成模式,尽管是传统技术,但是一个新的组成模式,这就出现了产业的集群安排。到深圳看华南城,把各种配件都在那,任何一个人到那里创业,不担心物流问题,租一个房子在那可以搞创业,这就是新的技术、组织技术的变革。也可能是生产和工艺技术的变革,刚才大家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一个传统的误区,大家为融资一定需要有担保,但你可以参照孟加拉模式,它是可以给乞丐贷款的。这是在金融中是不能想象的,但他做到了。不过通过两合同分离方式,通过标准合同方式等等,把它筛选出来,贷款可以深到更深的层次。中小企业贷款今年政府付出了很大的力气,平均贷款规模500万,这提出一个问题。一方面就是贷款技术再造,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更需要的是股本公司,这才开了创业板。它给大家一个启示,如果技术上再造也可能会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带来创新。
世界未来500强(中国)主席金周英则认为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模式,开辟创业的另一个天地,软技术产业将提供无穷的创业源泉,培养成千上万的创业家,政府制度安排和政策投入比资金更重要,政府的政策投资比资金更重要。
王利文则认为,创业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个人、企业、组织、社会、政府多方合力的共同结果。从根本而言,发展创业型经济不仅仅是简单的创业扶持或政策性倾斜,更重要的是努力构建创业型经济体系。
据悉,此次论坛由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全球创业型经济理事会、建华企业家课堂联合主办。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是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由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和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等发起的论坛,而且是纯公益性的民间论坛。该论坛旨在搭建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的全球创业型经济交流平台,科学认识全球创业型经济的成长规律,学习借鉴国际创业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型经济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创业型经济的大发展。第二届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尽管没能对中国如何发展创业型经济做出详细的勾勒,但基本框架已经清楚――创业型经济是中国未来30年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