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政府全面救楼 房市走向调整? > 楼市走向

万科副总裁预言房价会下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11月02日12:36
  “明年一季度北京房价存在小幅调整可能,特别是个别项目、局部区域价格会小幅下调。”不久前万科副总裁毛大庆在北京发表了这样一席言论。该观点一经其口,立刻引发一系列猜测,人们将其与2007年万科董事长王石的拐点论相联系,揣测万科或将再次领衔降价。

  降价是一个时间性问题

  近期以来,关于房价走势不明朗或现拐点的言论层出不穷,如拐点论、政策收紧论、降价理由论等等。然而,真正能够触动消费者神经或影响市场走势的言论少之又少,人们明白仅靠理论和一腔热血是无法改变市场行情的。有人甚至偏激地认为,一切理论不如行业巨头领降价降价效果来得明显,如2007年的万科。

  那么,万科为什么要选择降价呢?房价涨跌都在万科掌握中吗?“这是对降价行为的误解,过度放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却忽视其背后实质内因。”业内资源人士张总分析认为,万科在2007年领降是对市场变化的一种理性判断,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对策,而非万科随心所欲想降就降,想涨就涨。即使万科不想降价,但在大势面前也是回天无力,降价是一个时间性问题,万科只是普降的诱因。

  不妨换位思考,站在万科角度看楼市,相信当初谁也不敢轻易提出“降价”两字,所以降价背后必然是一番深思熟虑。

  事实上,降价是对房价的一种否定。既然无法力挽狂澜,与其晚降,不如早降,毕竟抢占先机也是一种经商之道,领降充分体现万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高明策略。

  笔者认为,一个事件的发生,是由若干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万科降价之所以抢眼,更多是其在众因素中,扮演的是催降剂和领降者。万科降价首先是一种企业行为,其次才是行业行为,万科虽有强大的品牌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但绝对无法做到想涨想降全凭己定。

  三大因素影响房价走势

  假如万科降价,又是什么因素迫使万科都选择降价呢?

  “市场消费力是决定降价与否的关键。”业内人士陈经理认为,房价高涨将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丧失购买能力,从而导致消费群体锐减,这一点从近期市场成交量下滑已经表露出来。当消费群体无力支撑高房价市场时,开发商必然陷入高成本、资金短缺的局面,选择降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笔者认为,市场消费力只是三大降价因素之一,只有结合交易条件和交易年限,才能最终迫使开发商选择降价。交易条件指的是成本支出,当首付提高和利率浮动比例上调时,将明显削减投资和投机空间和风险,从而遏制房价飙升并打压炒房者的积极性。

  另外就是交易年限。一个活跃的市场,离不开投资,而制约投资活力的政策恰恰是交易年限的设定,因为2年与5年交易年限的最大区别就是5.5%的营业税。

  从目前的楼市行情来看,前面两者已经基本形成,房价是否下降很大程度看免征营业税政策暂定终止时间设定,如果回调交易年限至五年,房价下跌将无法避免。

  由此,不难理解毛大庆为何预测明年一季度房价存在小幅调整可能了。

  楼市看点

  银监会强调房贷收紧政策不变

  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2009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会上强调,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走势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科学把握信贷节奏,加强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针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问题,刘明康则认为,在不良贷款数据“双降”的背后,信贷高增长下的风险隐患在积聚,需要高度重视,有效化解。要从严把握信贷政策界限,切实加强重点行业授信管理,做好授信风险监控。

  观点

  二套房贷从紧之风早已刮起。虽说北京、南京、杭州、深圳等地出台收紧二套房贷的地方性政策,但收缩程度不一,或多或少存在观望嫌疑。刘明康在此次通报会议的一席话,说明银监会强调执行“二套房贷”政策决心不变。(林驰胜)

  营业税减免政策或影响年末楼市

  2008年底,国家为了激活楼市交易,使其摆脱低迷现状,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其中,核心焦点是将现行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改为超过2年(含2年)转让的免征营业税。据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政策暂定终止时间(2009年12月31日)越来越近。许多购房者害怕因楼市全面回暖,国家再度将调整免征营业税年限,故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购房者抢搭优惠政策的“末班车”的现象。

  对于购房者而言,减免5.55%的营业税相当于国家送出一份丰厚大礼,所以出现抢搭“末班车”现象不足为奇。

  成交量回升不代表市场好

  据了解,上周东莞市一手住宅签约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左右。截至10月25日,10月份东莞市累计签约面积达40万平方米。

  有观点认为,随着万科金域华府(论坛新闻)和中信(论坛新闻)凯旋国际的大量签约,未来一周住宅签约量仍然较大,预计10月全月东莞市住宅签约面积将达约54万平方米左右,将环比9月增加约六成。

  观点

  虽说住宅成交量高低是判断一个市场是否活跃的标准之一,但这并不意味东莞楼市就很健康。近期交易量之所以出现反弹,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小户型放量增加,特别是个盘定价低于消费者心理预期,所以东莞楼市能否持续活跃,主要是取决于成交量回升幅度、维持时间和楼盘定价。

  百姓说房

  购房者永远是弱势群体

  ——石碣镇公务员吴宇(化名)

  据了解,吴宇一好友于2008年在东城某楼盘购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小高层。由于关系要好,所以想同住一个楼盘。今年吴宇多次前往该楼盘踩盘,并于不久前相中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单位。

  “那天无意间获悉楼盘搞促销团购活动,所以就报名参加了。”吴宇对记者说,当他准备下定时,销售人员突然告知楼盘不接受公积金贷款,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商业贷款。本以为烦心事过后,可以高枕无忧等交楼了,结果又冒出另一件烦心事。吴宇表示,刚刚接受商业贷款,销售人员又偷偷告知,现在销售的产品过段时间才有预售证,如果担心可以不买,等预售证出来再买。“现在不买,以后就不是这个价了,而且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单位。”销售员语重心长地说道。

  终于吴宇还是硬着头冒险下了订金。“购房者永远是弱势群体。”这就是吴宇购房感受。

  公积金没有想象中好用

  ——某东莞分公司经理冯经理

  “根本无法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优势,许多时候有公积金等于没有,购房只能选择商业贷款。”冯经理告诉记者。

  据介绍,以前他和公司各每月交400元,两三年下来只不过交了两万多元,咨询住房公积金中心至多能贷30万元,这与高房价下的住宅总价相差甚远,如果贷款数大于30万元,还要确保月缴金额不能停止和变小,这对于随时有变动可能的他来说,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究其原因。冯经理认为,缴纳公积金基数小是主要原因,试问除了公务员和教师,又有多少工薪阶层月缴公积金超过1000元呢?所以这公积金根本无法解决他的住宅问题。

  有钱先拿回家建房

  ——某广告公司业务员刘天德

  “来东莞打工已经有五六年了,虽说也曾动过在东莞购房的念头,但这念头始终是一晃而过。”刘天德告诉记者,不是不想在广东置业,而是他的心首先属于家乡,其次才属于“第二故乡”东莞。

  刘天德表示,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在家乡盖一幢三层楼的房子,让父母体体面面地搬出已经居住近20年的老房。所以直至今日,他还坚持每月寄1300元回家,因为很快就可以筹足先建两层楼的钱了,剩下一层等有钱了再建。

  说到这里,刘天德笑了一笑。他表示,与城市里的房子相比,家乡的房子值不了几个钱,但怎么说也是“独栋别墅”呀。况且,那里怎么差也是老家,同时还有那么多的亲朋好友,这是东莞永远无法超越的人生财富。

  观点集装

  楼市可能迎来推货潮

  ——瑞峰置业姚丽军

  今年以来,变化奇快的楼市行情,让许多开发商始料不及,纷纷忙于调整企业战略计划,似乎在印证这样一句话: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

  市场突变让原本不为人们看好的2009年楼市,出现往年少有的非旺季集中推货现象。“从近期接触的开发商及楼盘筹备情况来看,11月份有望出现一波推货潮。”姚丽军这样告诉记者。

  针对楼市近期可能出现推货潮和非节点营销现象。姚丽军分析认为,这与2008年和2009年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行情有莫大的关联。

  2008年的东莞楼市是一个由旺转淡的市场,房价下滑和金融危机的双重作用,许多开发商对楼市前景十分担忧,纷纷放缓或停止项目开发建设,这为2009年新增供应量偏少埋下种子。2009年,受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家巨额投资和刚性需求释放等因素影响,楼市迅速摆脱低迷行情,由淡转旺并逐渐升温。

  楼市回暖让开发商重新启动项目,但无论如何赶工时间都明显不足,所以许多新楼和新品集中在年底上市。然而,回暖的楼市在一波快速上涨中,高位房价让成交量急速回落,市场重新出现不明朗的迹象,许多开发商生怕再度陷入被动,故加速开发步伐。

  由此,许多产品很可能会在11月份上市,这相当于提前争夺元旦楼市这份年末蛋糕。

  大户型销售压力较大

  ——峰景地产陈文杰

  近来,东莞楼市在几大开发商共同发力的作用下,略显沉闷的市场突然热闹起来,时常都能听到楼盘开盘或推出新货的消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东莞住宅成交面积已经突破40万平方米大关,乐观预测全月销售面积可达55万平方米,环比升幅极为明显。

  陈文杰表示,10月份成交量上升的确明显,这说明东莞的消费潜力巨大。不过,庆幸之余必须认清一个问题,即成交量上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此番成交量上升,很大程度得益于几大开发商推出了市场期盼已久的中小户型。”陈文杰说,中小户型的热销表明刚性需求依旧很大,这无疑给11月份准备推出中小户型产品的开发商增添几份信心。与中小户型受捧相比,大户型产品就显得逊色了。陈文杰分析认为,大户型产品消化速度慢和压力大。一方面是原因市场供应量比较大,在房价不断攀升过程中,购买门槛亦出现大幅度提升,这无形中削弱了消费力,使交易量出现明显的回落。

  另一方面是消费群体的构成发生变化。以前大户型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是东莞本地人,但随着房地产开发量的不断提高,许多本地人已经购买了大户型产品,这必然削弱本地人对大户型产品的需求量,所以未来东莞的大户型消费群体中的本地人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外地人口和年青一代的东莞本地人。

  这种调整和变化,必然加大大户型产品的销售难度。

  转自中广网
责任编辑:马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