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以来,伴随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航空、钢铁、房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也再次出现了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伴随着这轮国进民退的趋势,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改革方向将往何处去?11月2日,搜狐博客沙龙邀请各方嘉宾,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剖析。以下是搜狐财经现场发回的报道:
第二、“国进民退”,“国”是什么含义,我们要在概念含义和事实范畴上进行理清。我们现在谁代表“国”?难道所有那些打着国有资本的幌子进行权贵资本的都叫“国”吗?他们都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吗?显然不是。为了讨论的方便,我想基于上面各位的讨论,想把“国进民退”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非市场化权贵掠夺的,但是还有一种现象是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国有化也好,我觉得这个过程更值得关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够搞活,刚开始是靠的乡镇企业、靠的民营激励,我们增长贡献率、发展的活力、创新很多都来自于民营经济。但是我们后十几年的发展发现一种现象,可能大家也说了,我觉得是一种反噬。就是当我们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就要依靠民营经济,当我们稍好一点的时候,我们就要放弃民营经济,就打压民营经济,并且这个过程产生了一种很不好的效果,就是现在国营企业活过来以后产生了一种反噬。那“国进民退”我们探讨的是一种什么问题呢?我想是探讨国家社会经济整理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探讨的核心我觉得不是谁进谁退、谁大谁小的问题,关注的是治理结构和规则的问题。作为事实我想先要把这个概念不是作为一个现象来讨论,而是比较严谨的作为一种范畴来讨论。
什么行业发生了“国进民退”?这种现象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显然我们比较集中发生“国进民退”的这些都是比较基础性的行业、上游产业。我对其他产业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我最近对汽车产业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际上这些产业民营化是很强的,包括文化出版产业也正准备进行市场化改革。实际上在不同的行业、产业之间是不强调统购的。第二点是怎么发生的,是民退逼国进还是国进逼民退,是主动态还是被动态?我们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往往没有那么精确,我们希望精确化。在什么情景是民营退出来国营进去,还是国营去抢夺它,这是不同的含义。第四是信号的时效性,是一时的、暂时的还是持久的现象,这也需要探讨,实际说我们对概念的本身也需要检验。“国”的含义是否明确?它的含义跟原有的国有化含义是否是一样的?我们现在说再国有化,这个“国”和那个“国”是一个意义吗?我想不是一个意义。
我谈一个观点,反对任何一个概念、说法,需要深入的分析,而不是粗暴的简单的下结论。“国进民退”是普遍的某些地方产生的。因此说“国进民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讨论、具体分析。第二“国进民退”的意义和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原来也谈到了这一点。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伴随着我们整个所有制的改变以及整个企业所有产权的制度化过程。国有企业在这个方面也是一个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但是我们国有比重虽然降低了,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在于比重而在于基础的产业结构、产业行业。这又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呢?就是在基础设施上游产业是由国有企业垄断的,而在下游制造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这种产业结构特征,就使得当市场受到波动和价格控制的时候,民营企业处于一个不利的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它往往最先受到打击。即使民营企业对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电网建设等等很多的建设。但是比如中央电网的建设是控制在国有企业手中的,所以这种垄断权力就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是完全被垄断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买卖关系。所以这种结构,就造成整个不平衡的地位、结构。
造成现在我们普遍感知的“国进民退”的社会现象,我认为是两个方面,尤其这两年更加明显的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想在发展转型上做调整,这包括我们在产业结构散乱、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上做调整。第二个方面是由于国际的金融危机首先波及到民营企业,这两个方面加到一起,就使得这个现象在这个时段放大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我们活力所在,这种结构使得国营企业它可以不受到冲击而享受一定的利益。另一方面,改革30年来国营企业之所以能够反噬,就是反过来吞并,并且不断的攻城略地,他们为什么能达到这种程度呢?什么原因使它做到这一点呢?实际上是跟国家的经济制度结构密切相关的。最主要的两点是这样的,第一是我们的金融制度,我们的金融制度对民营企业有很大的歧视性政策,由于我们所有贷款都是以资产为抵押进行贷款,显然作为拥有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他们就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民营企业它积累时间短、资本少就有贷款劣势。这个结构要转变成以创造的效率为贷款原则的话,就可以改变这种结构,改变国营和民营的地位。第二是我们在实体经济以外发展出了一大块的虚拟经济,股票市场等等这些东西。但是这个制度是准入制度的,不但很多东西使得融资成为发展实体很方便的途径干扰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使得在资本结构上使民营经济处于很大的劣势。
作为“国进民退”、经济危机、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美国也是要进的,这是要干预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进行治理和干预,关键是规则。不能以行政手段进行合并和整合,我们政府的政策往往是以单一规则治理,往往注重一个目标,而不注重整个治理的长期性,我们所有政策都是短期化、急转弯,就为一个目标损失的很多其他的目标,而不注重很多的规则。那么进行“国进民退”和发展治理需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建立合理的发展治理结构,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市场管理。我们要有一个平等的权力结构,我可以上法庭告他你要加强管理,不然你要付出代价,没有这个东西他不会有效率的改善,也不会有良好的服务。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