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之外,还要一个“草根板”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11月03日07:23
杨小刚
迟来的创业板,给国人带来了一阵兴奋。但在经历上周五平均涨幅106%之后,昨日迎来了28只股票中的20只跌停,算是从激情过度逐渐回归理性。
在泡沫与价值之间起伏波动,是资本市场的正常现象。股票的短时涨跌,暂且不管它,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良性和长远发展,却让有识之士担忧。
在11月1日央视二套《对话》节目中,主持人问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现在的创业板跟十年前讨论的创业板相比,有什么区别。李扬说,除了更市场化之外,其他“乏善可陈”。
当然,李扬的回答,并不是全盘否定创业板。他只是认为,目前推出的这个创业板,跟预想的有差距。因为它们都不是创业板了,而是“成功板”。这些企业早过了创业期,进入成熟期了。它们从来就不缺钱,而且利润很高,即使是55倍的发行市盈率,也算不上是泡沫。
在李扬看来,目前的创业板跟主板和中小板没什么区别,除了一些渠道和细节上有差别外,在制度和机制上区别不大。有些企业是中小板上不了到创业板,创业板上不了到中小板,在层次上没有区分开来。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铁军就曾在一个论坛上提出,创业板不应有盈利要求。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创业板对盈利业绩都没有要求,只是呼吁对那些高科技、有未来潜力的公司投资。他还举例说,如果你发明了一种药,这种药能治癌症,经过七年拿到了资格,现在没有资金,对这样的企业,创业板就应该扶持。
李扬认为,监管当局接下来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是,再推出一个真正支持创业投资的“板”,这个“板”是为草根企业服务的市场。向上,要吸引国际投资者和世界500强企业到中国市场发行人民币定值股票,使我们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向下,要和草根企业连在一起,为草根企业服务,这样才算是完善的资本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到2008年,我国非国有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1200万家。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这些企业既是金融风暴席卷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主力军,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急需注入新鲜血液。但能上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企业毕竟是少数。
让所有企业上市也不现实,很多企业的融资,不能全部依靠正规资本市场,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比如,贷款人条例所规定的一些融资活动,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支持,银行再提供一些贸易信贷,再允许个人之间的借贷和投资。这样,企业的融资体系就比较完善了。
在创业板推出之时,证监会主席尚福林非常冷静地说,创业板推出之后,我们要完善中小板,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看来,在他心目中,创业板推出,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中的很小一部分,很多事情还远没有做完。
(作者系CBN编辑)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