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日透露,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为实现上述目标,耕地保有量须保持在18亿亩以上。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为实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的目标,中国耕地保有量须保持在18亿亩以上,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55%。
《规划》从6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增产的主要途径:一是改善灌溉条件,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二是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加快更新换代,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三是改进耕作方式,提高复种指数;四是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高技术到位率;五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节本增效;六是加大病虫害防控,降低损失率。
此外,根据我
国农业区划特点、生产技术条件和增产潜力,《规划》将全国粮食生产区划分为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四类地区。
该负责人表示,受我国气候、水土资源、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未来12年在完成粮食增产总量目标的同时,仍然存在粮食品种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其中小麦和稻谷将产大于需,玉米和大豆产需仍有缺口。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一些省份编制的粮食增产规划加总起来,粮食增产任务超过2000亿斤,是《规划》增产任务的两倍,此举被视为地方为争投资,在粮食增产上“放卫星”。该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各省规划在前而国家规划在后,在国家编制《规划》之前,一些省已主动编制了本省的规划,而且各省规划增产目标是根据当地粮食增产潜力确定的,而《规划》提出的目标则是以需定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