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前三季自营收益同比增23%
从持仓变化看券商对后市看法仍有分歧
□ 本报记者 家路美
今年前七个月,A股市场一路震荡攀升至3000点以上,到了八、九月份,大盘又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由于对行情的预期和把握不同,券商的自营业务参差不齐。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10家上市券商约实现自营收益48亿元,同比增长23%。
从第三季度的单季成绩来看,中信证券、宏源证券和国元证券的成绩较好。中信证券、宏源证券、国元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长江证券和西南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94亿、0.61亿元、0.49亿元、0.30亿元、0.29亿元、0.09亿和0.03亿元,与此同时,太平洋证券、光大证券和东北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均表现为赤字,各损失0.02亿元、0.19亿元和0.50亿元。
从前三季度的总成绩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光大证券分获冠、亚、季军。除太平洋证券外,其它9家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亿元:中信证券24.51亿、海通证券4.83亿元、光大证券3.31亿、长江证券3.22亿、西南证券3.17亿、宏源证券2.84亿元、东北证券2.11亿、国元证券1.56亿、国金证券1.29亿元,太平洋证券则为7761万元。
由公开资料分析可知,部分券商偏于进取,部分券商偏保守,而这一态度往往是决定自营业务收益的主要原因。比如,东北证券的投资风格比较激进,在不同市况下,该策略就会带来全然不同的结果:今年上半年,东北证券自营业务收入高达2.26亿元;第三季度大盘高位回调,公司自营随之一落千丈——当季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31亿元。相对而言,宏源证券和长江证券就显得比较谨慎:截至今年9月底,宏源证券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前十大证券投资中,没有一个是股票投资;长江证券第三季度前十大证券投资中,除持有569.73万股中信证券外,其余都是债券投资。第三季度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是影响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对A股市场的发展走势仍然有较大分歧,这可以从上市券商的持仓变化了解一二。根据三季报,国金证券尽管自营操作较好,但其自营规模明显收缩: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45亿元,较年初缩减68%,而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92.47亿元,较年初大幅上升93.62%。国元证券也收缩了自营战线:截至三季度末,该公司证券投资规模仅为7.26亿元,较6月底的8.25亿元降低了12%。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经纪业务收入仍将在券商利润构成中保持一枝独秀,承销收入和自营收入尚不足以支撑经营业绩。但大多数券商(尤其大型券商)都在努力改善业务结构和盈利结构,以便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三季报显示,中信证券除调整公司自身及下属控股公司营业部(合计达218家)之外,还完成了对金石投资有限公司第二期增资15亿元的相关工商变更手续,将金石投资的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至 30亿元,公司持有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权比例也由69%变更为71%。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预计券商对A股市场的预期会逐步改善,自营业务规模也会渐渐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