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转型挑战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09年11月06日03:26
  本报讯11月5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出现可喜变化,但发展正面临结构失衡、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困扰。现在需要尽早考虑“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出席论坛并致辞。周树春表示,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不仅使经济运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而且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行动是及时的、战略是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显著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长8.9%,国内经济出现复苏的绿芽。

  但宏观数据还是让人对结构性问题心存忧虑。“今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一到三季度还是负20.9%,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发展的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来。我们经济增长的95%是靠投资,我们还是要努力扩大消费,千方百计解决这个问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

  数据显示,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迄今为止,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政府扶持下的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4%。相比之下,消费增速依然乏力,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15%,低于危机前水平。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多数学者和专家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需要系统推进,其中主要有三个层面:技术创新是动力、提升内需是根本、社会保障是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说,“我们已经认识到这次危机的根源是一个科技危机,是一个科技产业化的危机,所以经济复苏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寻找新的科技基础。”

  据介绍,在后危机时期,一个大思路也正在凸显,即以科学技术的功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稳步复苏。专家和学者们表示,要抓紧规划危机后的科技发展,要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方面进行高端研发,以支撑大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第二方面是,由过分依赖出口转向扩大内需,发展消费型大国。“相对于均衡的产出分配和良性的内需结构来说,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的利益分配格局是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

  专家和学者们还表示,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还在于社会建设能否有效跟进。

  中央政府需继续出台和完善与民生相关的就业、社保、住房、医疗政策等社会建设政策,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资,使经济复苏和发展转型在平稳和谐的社会状态中进行。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