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的QDII产品怎么竟敢去买海外市场的垃圾债?”记者昨日了解到,业内人士和最新公布的投资报告均证实了这一情况确实存在。而南方、华夏和上投摩根等三家基金公司的QDII在今年三季度均遭遇了巨量赎回,招来投资者质疑QDII为境外中资银行和保险股“托盘”,涨幅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QDII刚推出来的时候,算是最时髦的理财方式了,但这两年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基民王先生对记者表示,虽然他当时也买了不少,但现在已经全抛了。事实上,成千上万的基民在今年三季度都毫不犹豫地纷纷赎回QDII。其中,华夏QDII的赎回达到9.6亿份,南方QDII的赎回达到9.3亿份,上投摩根QDII的赎回达到8.5亿份,这三家QDII规模的总缩水超过27亿份,令业内外瞠目结舌。
“那时候认购上投摩根的亚太优势这个QDII时,还要排长队呢,但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基金这像ST一样,到现在还让我亏了不少钱。”基民于小姐气鼓鼓地对记者表示,幸亏当时认购的基民人数太多,只分配到2万多的份额,不然亏的钱更多。
截至11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的净值为0.575,戴着一顶“五毛”基金的尴尬头衔。沪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私下也对记者承认:“QDII这块牌子在国内算是砸了,现在QDII在营销上很难奢望基民追加投资,能够少赎回点已经烧高香了。”
看不懂1 收益“跑偏”被称“外战外行” “典型的外战外行,像中国足球在国际大赛上一样衰。基金也就在国内"神气活现"一下,一旦到国际资本市场就立刻被打回原形。”
“QDII真是不争气,收益咋像小沈阳那样跑偏。”基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幽默了一把:“虽然QDII在三季度涨了点,但跑输了业绩比较基准一大截,天知道怎么回事?”王先生的这番话也道出了不少基民对QDII“外战外行”的质疑。
记者统计了3家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后发现,无一例外都明显“跑偏”。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在三季度的净值增长率为8.62%,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8.82%,整整落后超过10个百分点之多;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在三季度的净值增长率为15.08%,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1.58%;华夏全球精选在三季度的净值增长率为10.71%,而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7.28%。
“典型的外战外行,像中国足球在国际大赛上一样衰。”基民王先生表示,QDII长期亏钱的事实让他总算明白,基金也就在国内“神气活现”一下,一旦到国际资本市场就立刻被打回原形。而且一家QDII基金往往还养着好几个基金经理,据统计,上投摩根和华夏的QDII都有两个基金经理,南方QDII甚至冒出3个基金经理。
看不懂2 狂买海外“垃圾债”风险骤增 “标普都只给了BB甚至更低评级,那说明这种债券风险相当大。如果连国外债券评级机构都无法包装,那说明确实烂得可以。”
记者注意到,华夏QDII在三季报中表示,期末按标准普尔评级,债券投资组合中包括了BB级的3508万和BB-级1.25亿。而华夏QDII在二季度末持有的BB-级债券为2858万,这说明华夏在三季度“蹊跷”地并未增持高评级海外债券,反而大量增持低评级海外债券。
标准普尔作为评级机构规定,获得BB级的债务或发债人一般被认为具有投机成分,这类债务也可能有一定的投资保障,但重大的不明朗因素或恶劣情况可能削弱这些保障作用。对BB来说,持续的重大不稳定情况或恶劣的商业、金融、经济条件可能令发债人没有足够能力偿还债务。
“标普都只给了BB甚至更低评级,那说明这种债券风险相当大。”一家券商的基金研究员如实告诉记者,如果国外债券连评级机构都无法包装,那说明确实“烂得可以”。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标普因为曾对部分次级债给出过最高评级而饱受市场指责。
“购买垃圾债就像一场赌博,风险不亚于股票。”该券商基金研究员透露,次贷危机本质上也是一场垃圾债骗局。美国财政部近期与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又联手做局,公布了一个名为“公私合营投资计划”(PPIP),声称由美国财政部和私人投资者按照8:2的比例出资购买主要是美国银行业坏账的垃圾债,而且重点向不知详情的新兴市场投资者推销。
“难道海外市场就很干净吗?”以上基金研究员表示,美国财政部看似出资八成占了大头,但其实是零成本,因为可以随便开动印钞机“生产”美元。最近美国对冲基金帆船集团就因为内幕交易一事而闹得沸沸扬扬,国内最近严查“老鼠仓”的监管范围也包括了QDII基金。
看不懂3 投资“出口转内销”被疑托盘 “QDII应该是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的,但买那么多
工行和
中行的H股,这跟买工行和中行的A股有多大区别呢?这不是在托盘吗?”
“QDII在投资上就像是出口转内销,为什么不跟着巴菲特买比亚迪这样的大牛股呢?”有基民都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根据三季报中公布的前10大重仓股,华夏QDII持有工商银行12.04亿、
中国石化10.78亿、中国银行10.68亿、
中国石油6.94亿、
中国平安4.44亿和
交通银行4.32亿;南方QDII持有中国石化4.64亿、
中国人寿3.86亿、
中国神华3.45亿和中国平安2.47亿;上投摩根QDII持有
建设银行5.58亿、交通银行4.50亿和中国神华3.56亿。然而其中没有一家QDII的10大重仓股名单中有比亚迪。
“鸡蛋最好不要放一个篮子,说实话我们公司QDII的股票池里原本没有中资银行股和保险股。”另一家基金公司的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倒出了“苦水”,但国内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基金公司来说都是绝对得罪不起的“大户”,所以只好拿出不少QDII资金作违心投资。
“基金销售全要看银行渠道的脸色,保险公司又是申购基金的大户,两边都是大爷都得罪不起。”这位基金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透露,QDII基金和A股基金一样都要受到某些行业潜规则的牵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