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欧美有毒资产未完全核销,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不强,拖累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投资的有效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尚没有出现能够接替美国消费者的群体,全球需求将受到影响。”
2009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未来全球经济仍将疲软,3-5年内不存在强劲持续复苏的可能。中国须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全球经济可能的长期疲软做好准备。
陈卫东说,今年三季度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实现了GDP环比正增长,全球资本市场也开始趋向活跃,但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到2009年9月为止,全球工业产出仅为2008年高峰的92%,全球贸易值仅为2008年高峰的82%,全球股票市值仅为金融危机前最高点的71%,都显示全球经济仍处于低谷。而且未来将有三种因素拖累全球经济的复苏。
一方面,欧美有毒资产未完全核销,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不强,拖累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投资的有效刺激作用。另一方面,美国消费者改变消费方式,增加了储蓄比例,而全球范围内尚没有出现能够接替美国消费者的群体,全球需求将受到影响。另外,企业的大量破产降低了全球资本存量与产出水平,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拖累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
陈卫东预计,2010年前期全球经济有望维持目前的复苏态势,但从全年的情况来看,将呈现缓慢前行的状态。美日欧的内需仍将疲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发达国家居民的房地产和股票资产大幅缩水,在未来的一年内,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将处于修复之中,需求不会有很大提升。全球主要经济体将面临刺激经济和抑制泡沫的两难境地,过早的退出可能会断送前期经济刺激的成果,但若继续执行而未及时收手的话,将加剧资产泡沫,引发通胀。产能利用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难以走出低谷。据经合组织预计,全球贸易至少要到2011年才能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
“全球经济并不存在强劲持续复苏的可能,中国需对长期疲软做好准备。”陈卫东表示。一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在未来的3-5年内,全球范围内缺乏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新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仅是对现有能源材料的替代,而低碳经济更为注重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而非近期的高速增长;从成本和产业规模来看,新能源、新材料的成本仍远高于现有的能源材料,其产业规模也远远不足以支撑起全球经济的强劲增长。
另一方面,在此次危机之后,各国经济将要经历艰难而缓慢的调整。强力的经济刺激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各经济体经济结构中的深刻矛盾,而又引发了新的泡沫的风险。
陈卫东谈到了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他表示,在未来的一年中,受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风险将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将对中国的出口造成极大的压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将加大,这也将考验未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在2010年的经济政策当中,应当高度关注外汇流动,重视从数量上调控市场整体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