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产价格上涨体现在楼市和资本市场
中新网11月26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今日刊载中国信息报记者署名文章《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值得关注》,指出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除了通胀预期因素的影响之外,主要是受到各项政策包括中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相互作用影响,需要我们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与调整。
文章全文如下:
市场观点普遍将今年这一轮资产价格上涨的幕后推手归结为通胀预期,而造成通胀预期的根源,便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向市场注入的异常充裕的流动性。这一分析判断,在国际各相关市场和传统经济理论两个层面都能够得到验证。
相比于实体经济的触底回升和逐步复苏带给人们的信心与欣喜而言,本轮资产价格的迅速飙升更是触动着人们日益敏感的神经。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仍在坚持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之际,在全球范围内异常充裕的流动性的支撑驱使下,在市场参与主体逐步形成通胀预期的过程中,伴随着美元指数的连续走低,今年3月至今,全球各主要股指,黄金,原油,铜、铝、锌等基本金属,大豆、玉米、棉花、白糖等农产品价格开始大幅走高,这使人们在看到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阴影渐次褪去、经济复苏曙光冉冉升起的同时,也逐渐感觉到在不久的将来可能面临的通胀压力。
一个颇为有意思的现象是,本轮资产价格飙升更多表现在虚拟经济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形成了相对背离;或者说,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还难以在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上寻找到足够依据和支撑。
以美国为例,今年前两个季度经济仍处于衰退阴影笼罩之下,虽然三季度GDP增长达到3.5%,但新近公布的10月份失业率却达到10.2%,创出26年来的新高,“有复苏、无就业”的明显特征使其经济复苏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因为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居民消费又主要维系着美国经济增长。而美国道琼斯指数自今年3月上旬创下12年新低之后,从6400多点一路上涨到目前的10400点左右,在不断创出年内新高的同时,已经收复了距历史最高点位下跌幅度的70%以上。而且,华尔街的亢奋情绪一直在引领着全球其他各主要股指不断走高。
国际原油价格的巨幅波动也体现出同样特征。纽约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自去年7月最高147美元/桶,跌至今年2月最低33.98美元/桶,随后一路震荡走高,10月份又上冲到今年最高82美元/桶。如果分析个中缘由,显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即使考虑金融危机爆发和刺激计划实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国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也不可能发生如此过山车式的变化,由此只能说明国际油价走势基本游离于市场真实供求关系驱动影响之外。
如果认定本轮资产价格飙升是在充裕流动性支撑驱使之下市场通胀预期的集中反映,那么接下来可以判断,资产价格如此过快上涨在相当程度上透支了未来实体经济的复苏成果,而且为下一步宏观经济运行平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能源类、资源类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在市场操纵和追捧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其价格高企的结果将对爬坡与恢复中的实体经济构成严重伤害。
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实体经济领域,还是在虚拟经济领域,超出常规或违背常理的“大起”与“大落”往往是市场非理性的本质体现,而且其运行还会规律性地呈现出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的特征。现在需要引起人们警惕的是,如果资产价格在利益集团、逐利资本的操控下确立了大幅上涨趋势,并且这一趋势日益得到强化和市场认同,那么其疯狂演绎的结果注定是资产价格泡沫的积聚膨胀和不可避免地破灭,这将直接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剧甚至是金融危机的再现,同时将传递到实体经济并对其构成伤害。所以从这一逻辑判断,再结合分析国内经济复苏背景下资产价格波动的现实状况,对资产价格上涨所折射出来的通胀预期给予足够重视和有效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大问题。
国内资产价格的上涨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除了通胀预期因素的影响之外,主要是受到各项政策包括中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相互作用影响。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阶段,往往是考验政策取向是否科学和适度、政策之间是否保持着协调性和连续性的时候,这确实需要我们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与调整。
就房地产市场而言,当我们重视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之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扶摇直上的房价对居民消费潜力与消费预期的挤出效应;当我们面对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刚性需求之时,我们也应该考量通过保障性制度安排来增加供给以构建民生工程的是否到位;当我们诟病投机资金在市场上左冲右突、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之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实体经济领域提供给民间资本的投资机会的不足和金融创新的欠缺。上述错综复杂的诸多矛盾的合理化解,不只是在目前,也包括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需要我们拿出大智慧,付出艰苦不懈的努力。
就资本市场而言,多年以来其市场表现与物价指数、货币政策总是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演变格局。即当物价指数处于攀升周期以至高位,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逐步收紧,资本市场于是在此前后开始步入调整;而当物价指数处于下跌周期或低位,货币政策从收紧状态转向适度宽松,资本市场于是开始转为活跃并进而不断上涨。这种演变格局在今年又一次得到突出表现,现在人们在判断市场趋势时格外关心与看重银行单月的新增贷款规模就说明了这一点。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坚持严格监管,保持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适度隔离,更好地构筑和发挥其中的防火墙作用,切实防范好市场风险的累积和传递。
正视资产价格上涨风险,应对管理通胀预期,宜未雨绸缪以防患于未然,为此须在政策安排上早作考虑。(中国信息报记者 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