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改革·金融创新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12月01日11:14

  ■成保德

  扩大农村需求,对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但农村信用社却面临许多新矛盾。基层农村信用社主要分布在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而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没有金融服务网点。农村信用站撤销后,乡镇所在地以外的行政村由于没有金融服务机构,农村金融服务难以体现“便农”服务。在一些贫困山区、经济不发达的偏僻农村,距离信用社、银行较远的行政村的农民,对存取款、结算、贷款不便反映较多。广大乡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解决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历史包袱等方面成效明显,但同时,农村信用社自身面临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资金实力有限、不良贷款比例较高、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约其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农村贷款风险大,制约农村信用社对扩大内需的信贷投放。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弱势产业,由于受自然条件、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致使农村信用社对农村投入信贷资金有风险。加上农村一些企业和农户信用观念淡薄,影响了基层农村信用社对“三农”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担保机制不健全制约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投入。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小额贷款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评定信用户、开展联保贷款等措施,在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额度较大的贷款,由于抵押担保条件不具备,难以得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支持。特别是农村符合相关条件的抵押物缺失,如,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只有经营权,农户房产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农村新建企业因为承租土地,没有有效的土地使用权证,厂房及其他设施不符合抵押条件等,致使农村信用社“放贷难”,农户和企业“贷款难”。农户联保贷款的额度由于受农户联保贷款条件的限制,难以获得贷款额度的支持。

  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低,制约农村结算效率的提高。扩大农村内需,对结算工具、渠道、速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农村信用社汇路不畅,未开通电子化支付结算系统,其原因是农村结算业务量小,租用专线费用大,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农村信用社为多级法人机构,各自独立核算,这种体制与支付结算的需求存在较大矛盾。目前,县联社与基层农村信用社之间仍然采取传统的信汇结算方式,支付结算速度较慢。加之农村信用社网络建设跟不上,尚未实现通存通兑。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方式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现金、转账支票、汇兑结算占据主导的地位,信用卡、通存通兑、个人电子汇兑等一批方便、快捷的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发展缓慢。

  农村信用社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投入不足与扩大农村需求不相适应。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乡村通讯设施差,制约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近年来,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处在微利或减亏状态,对基础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的网络建设,由于投资不起,农村信用社对计算机的使用仅停留在单机运行,部分农村信用社还处在手工操作。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市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