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应及早出台措施调整信贷结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0年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尚未真正走出国际金
融危机的阴霾,为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就应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备受各方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天闭幕,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张卓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张卓元说,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落实和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
这位多次参与中共中央重要会议文件起草工作的著名经济学家进一步展开分析,从国内环境看,尽管实现经济增长8%的预期目标已经没有悬念,但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还有可能二次探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将在中长期上制约我国外需。
“因此,对下一步经济回升和持续增长的困难和复杂性要有足够估计,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退出,货币政策还不宜改变适度宽松的取向。”张卓元说,当然,会议还强调,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具体措施的操作上要适度、灵活、有弹性。
他说,财政政策在保持扩张形态的连续性的同时,要注意适当优化微调,如财政预算分配需合理安排下一年度的赤字和国债规模,既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又稳妥处理好公共风险防范;明年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和新增信贷规模也应做小规模调整;针对信贷中的结构性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也应及早出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凸显
回顾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张卓元说,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靠粗放扩张、靠大量增加出口来拉动,产能过剩问题被掩盖了。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需严重下降,出口严重受阻,粗放扩张型、数量增长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了。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砥砺奋进、经受严峻考验,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张卓元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比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改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严格限制落后产能、高污染项目的准入;增加研究、开发的投入,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和低碳产业的投入。
张卓元说:“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汇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只有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张卓元提出,明年要不失时机地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为“十二五”规划打好基础。
——积极推进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应致力于改革价格形成机制,放松政府管制。这是一项基础性改革,能减少甚至消除资源能源价格的扭曲,对节约型社会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意义。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快金融、电信、铁路、公用事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在可以放开市场的所有领域放开市场。
——尽快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建立健全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对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尽快实现向公共财政转型。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就要尽快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各项有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扩大消费的各项改革。
“我国经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要抓住时机,适时推进必要的改革,积极配合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张卓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