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壮志难酬
这是一家曾被寄予厚望但后来变得平庸的公司,本次并购多少能提高其盈利能力,但对其远大抱负帮助不大。
文|CBN记者 徐涛
消失在公众视野许久的亚信终于有机会重回公众视野中来。
12月7日,亚信与南京联创宣布合并成立亚信联创控
股有限公司,并声称合并之后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BOSS(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电信业务运营支持系统)的供应商,位列以色列Amdocs之后。这是一次典型的“分众传媒式”收购:赶在竞争对手上市之前将之收入囊中,以期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更大市场优势—联创科技本将于12月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IPO。公司计划以每股12至15美元的价格发行美国存托股票(ADS),花旗集团及巴克莱资本担任本次IPO主承销商。可现在,联创科技单独上市的日程被这纸合并约书所终止。交易完成后,联创股东将拥有新公司35.8%的股份,亚信原股东持股为64.2%。以亚信12月4日收盘价(25.1美元)计算,合并后的新公司市值接近19亿美元。
新公司的市值以及市场地位多少值得投资者兴奋,但如果与亚信最初的抱负相比,今日的小小收获只会让人黯然。
亚信由田溯宁、丁健等留美学生在1993年创立,目标是致力于建立像思科那样从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思科在十几年间从市值5亿美元成长为117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这家从一开始就扮演了明星角色的公司确实也过了几年好日子,它先后承建和参建了中国电信ChinaNet、中国联通UniNet、中国网通CNCNet、中国移动CMNet和中国吉通GBNet五大全国性IP骨干网。到了2000年,亚信成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开盘即狂涨287.5%至93.95美元,市值一举超过20亿美元。那一年,田溯宁以他惯有的语气宣称说:“中国需要真正伟大的企业,这种企业不仅要5年成功,更要50年成功。上市只是亚信艰苦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
可惜,起点也是最高点。
随着电信行业的重组和动荡,系统集成市场迅速萎缩;而为了维持高股价,亚信错误选择了不断扩张,这使得公司业绩开始下滑。2002年7月,亚信的股票跌破10美元,到10月,其股票跌破3美元。亚信也曾为规避单一行业风险而收购太平洋软件公司核心HRM&BI业务、联想集团IT服务业务资产,向电信行业多元化方向尝试。但转型并不成功,导致多名高管离职,随之而去的是诸多员工等无形和有形的资产。
直到2007年之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开始进行3G建设,需要大规模软件招标,亚信才开始获得充裕订单,股价也终于稳定。现在,亚信已不再尝试多元化方向,而专注BOSS这一细分市场。亚信内部架构也最终稳定成三大事业部—分别对应中国三大运营商。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曾经一身承载了中国网络概念的亚信已经只能被称作一家小公司。公司2008年全年收入1.756亿美元,而在同一年,后起之秀深圳华为的利润已经达到17亿美元。
现在亚信能做出的最大雄心是:在并购联创之后进军国际市场。但是,华为和中兴这样以凶悍著称的电信硬件厂商却开始切入电信软件市场,让亚信的新宏图也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