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角洲经济区域命名的黄河三角洲,是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以第三大三角洲经济的姿态,进入中国区域经济的版图。日前,根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改委于12月8日正式将《规划》下发到山东省和国务院
各部门。
打造低碳绿色三角洲
《规划》共包括9个部分,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着眼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这是一个带着浓重的“绿色”和低碳色彩的区域发展规划。
规划称,到2015年,黄河三角洲将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核心保护区面积达到550万亩,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林木覆盖率达到25%。
远期目标是到2020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三个三角洲思路各异
12月9日,就《规划》的出台意义和战略考虑以及黄河三角洲未来的发展模式应该如何推进,《每日经济新闻》专访了参与黄河三角洲的规划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高国力。
高国力表示,从战略意义上中央的考虑是,东部沿海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板块已经形成。作为大江大河的资源禀赋,黄河地域非常重要,是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黄河东部领域以黄河三角洲的形式出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高国力称,对于任何一个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不可行,理论上要看两个要素:一是要权衡该区域内的资源再生力;其二要看与临近经济区域的衔接能力。这两个要素在山东都已具备。
从三角洲的类型上考虑,三个三角洲各具特色。与香港毗邻的珠三角,先期具有体制上的优势,香港回归后,又发挥了对外开放走出去引进来的优势,在很多方面已经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而长三角是土地最为广阔的地区,沿着长江往上游,带动了一大批主要城市和经济开发区域。
而黄河三角洲有别于其他两个三角洲,首先它是一块平原冲击型入海口,不同于其他两个三角洲聚集了很多的城市、产业和人口,“黄三角”不适于高强度的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中央的意见,就是要围绕其生态地域资源形成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发展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资源,实现与其他两个三角洲不同模式的发展思路。
既引导又调控地方经济
高国力透露,国家出台发展黄河三角洲,重在给未来区域定位和战略导向的引导。这个定位,与地方存在利益导向方面的矛盾。但《规划》既引导了地方发展,也起到调控和约束地方发展的作用。如果不出台《规划》文件,远离沿海的淄博地区、德州地区等地区,相反会快速上马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反而会给“黄三角”带来损害。所以,中央对“黄三角”的规划,实际上让地方政府能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吸引国内外投资。
将拉动四大投资板块
高国力预计,山东省政府下一步将根据《规划》以及涉及到的地市的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包括一些重大项目的分类,一些优先发展的重大项目,还有一些需要禁止的发展项目。
从投资领域分析,高国力预计,第一大投资板块,将优先投资生态、环保、节能和循环领域,一些重大项目可能首先出现在这四大领域,当然也包括一些政府投资的节能降耗的项目等等。
第二大投资板块,将是基础设施,黄河三角洲内部的区县经济目前仍不平衡,首先要把区域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
第三大投资板块,将是部分特色优势产业,像滨海地区和东营地区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包括深加工和配套的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但主要靠市场融资。
第四大投资板块,将是滨州盐业生产地区,今后如何拉伸盐业产业链条,提升国内外的竞争力,以及在节能等方面还要进一步调整。另外,还包括海洋农副产品的绿色深加
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