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能源·电力 > 新能源

布局新能源:光聚双流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9年12月16日13:40

  布局新能源:光聚双流

  ■双流调查(2)■本报记者 李慧莲 王月金 魏开明

  11月24日下午,双流西航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大楼前的马路边上,一幅“日照天下,光聚双流”的巨幅广告牌在成都罕见的阳光下闪着光,晃得人睁不开眼。当天记者约了双流县副县长、西

航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廖维忠的采访,因为到早了,先在开发区内看看。

  接受记者采访时,已开了好几个小时会议的廖维忠显得有些倦意,但是,一谈起新能源产业,已是半个专家的他,精神立刻好起来,话匣子也打开了。近年来,作为“两率先两示范”的产业支撑点之一,作为“一城三基地”战略的重要组成之一,双流提出打造中国西部新能源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着力构建太阳能光伏、光电、光热和核能、风能五大产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双流想做“西部光谷”。

  “双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成效还不错。目前,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新能源产业即将成为双流新型工业的强劲增长极。”廖维忠说,今年上半年,双流县新能源产业完成投资15.18亿元,实现产值19.3亿元,预计到年底,新能源企业将达20户,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以上,税收2亿元左右。另有一个消息说,12月6日,在2009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发布的2009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科学发展评价报告以及2009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名单上,双流位居榜首。

  舞动“龙头”

  在众多的产业发展选择中,为什么选择发展新能源作为“龙头”产业来发展现代制造业基地?

  “我们的思考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双流已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主打产业不多,带动能力不强,而双流的土地很珍贵,发展新能源产业为主打产业有更大的带动作用。更不用说新能源产业对国家经济安全、国家战略安全,具备与粮食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国家倡导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具有无限光明前景。我们要主动抢占这个发展先机。”11月27日,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这样阐述他们的思路。

  而且,从城市发展形态来看,廖维忠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双流工业还是支撑点,发展三产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建设,成为双流工业发展的承载力和抓手。

  从发展条件看,双流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源。据廖维忠介绍,目前双流聚集了中科院成都光电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四川大学等3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光伏光电、核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已形成了一批科技团队、技术储备和专利成果。

  目前,承载新能源发展的平台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已专门规划新能源产业基地33平方公里,并制定出台了以发展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扶持政策,设立了5亿元的专项资金,重点对新能源产业的项目引进、大企业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以及上市融资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从产业发展基础看,这里不仅离发展新能源的原料产地近,还有比较完备的新能源产业链。基于这两点,11月25日,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赵保利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他们计划在这里分三期投资70亿元,一期今年已建成投产,二期也将于明年底完工。落户在这里的另一家新能源企业四川阿波罗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献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的也是同样的理由。

  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1—9月,双流全县引资到位223.9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出口创汇3亿美元,增长27%。最近又成功引进总投资210亿元、一期投资70亿元的汉能光伏产业项目。目前,双流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天威新能源、阿波罗太阳能、星光硅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集群。天威二期、阿波罗、中国核动力设计院研发基地、新光硅业等项目进展顺利,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今年1—9月,仅新能源产业就实现产值43.9亿元,增长62.6%。

  链式发展

  “因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产品是两头在外,即原料在外、销售在外,如果要把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基地,必须抓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项目。”据廖维忠介绍,2007年他们引进了第一个大项目——天威新能源,当时协议投资54亿元,现在追加到72亿元。这个项目“龙头”进驻后不久,就吸引了数家配套企业落户。

  双流的策略是在这里形成新能源包括光电、光伏、光热产业最完整的产业链。在西南航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天威已与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形成一条包括高纯度多晶硅、单/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组件的完整太阳能产业链,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第一方阵的国际化光伏集团公司。

  正是以这种产业链式发展,双流以新能源及其配套装备制造产业为主攻方向,在太阳能方面,重点发展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链和光热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在民用核能方面,重点发展核岛主管道、主泵等八大系统、常规岛系统关键部件和非动力核技术应用;在风能方面,重点发展变频装置、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及输配电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基于对未来新能源产业会呈爆发式增长,有可能会出现技术人才短缺、技术落后的判断,双流已提前做了安排,廖维忠说,依托当地职业中学和企业对接,培训技术工人;深化与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发和产业合作,与中科院成都光电所签订国家“02专项”核心项目产业转化合作协议,加速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了在新能源业界形成影响力,今年9月,双流成功举办西部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太阳能展览会”,吸引了331家国内外知名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新能源企业和投融资机构参与,确定重点跟踪洽谈项目25个,正式签约项目3个,协议投资56.3亿元。

  为了鼓励投资,双流在吸引新能源产业时,注重用政府资金带动民间资本。他们成立聚源创新投资公司,壮大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据介绍,今年双流的太阳能项目引进规模速度非常快,与政府资金的带动有很大关系。看到政府有决心,企业也就有了决心,今年政府撬动新能源投资的资金,已超过100亿元。

  “再造一个双流”

  对于双流新能源产业的未来规划,高志坚说,“在今年连续大笔投入之后,双流有不少新能源企业将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建成。下一步新能源的目标是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这就意味着它的工业增加值将超过我们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0%,成为工业的主体。也就是说,我们将用几年时间,再造一个双流,超过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

  根据规划,双流计划到2012年,基本建成7.1平方公里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0户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面建成3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00户以上,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

  为此,双流加大了投资力度,1—9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8.9亿元,增长28.6%,58个重大项目、19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分别完成投资82.5亿元、18.7亿元。1—9月县属国有公司融资到位资金99亿元;综合运用BT、BOT、信托、股权租赁等模式,鼓励和引导数十亿元社会资金参与。

  双流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太阳能装备制造、核能装备制造、微电子装备制造3个“百亿产业”,加速构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努力使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到2010年超100亿元、2012年达300亿元、2015年达1000亿元、2017年达2000亿元。

  

责任编辑:丁芃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