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回应“突击花钱”:如有将严查
现行制度能防年底“突击花钱”
熊剑锋
对于公众热议的年底财政“突击花钱”问题,财政部昨日回应称,2009年按照完成预算推算,12月份的支出数量虽然较多(达2万亿元,占全年的26.2%),但不是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年终突击花钱”。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对于个别单位违规操作、不讲效益的乱花钱行为,财政部门将会按照相关法律规章严肃查处。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今年前11个月的财政收支进度,针对其中“财政支出仅完成年度预算73.8%”的情况,本报在全国首发一组报道,引起读者高度关注,国内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后的跟帖多在2000条以上。
体制性因素为首要原因
财政部负责人表示,从历年预算执行情况看,财政支出进度均呈“前低后高”走势,12月份的进度通常都在20%以上。
这位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首要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在全国人大批准中央财政预算之前,项目支出中一般只有延续性项目按一定的比例预拨部分资金,新增项目大都是在预算批复下达后才开始支出,这样就使一些资金延后到三、四季度甚至12月份支出。
其次,据实结算和以收定支的项目在12月份支出较多。例如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支出,大多需在年终前按实际工作量进行清算并拨付资金;车辆购置税支出实行以收定支管理,执行中适度预拨,年终前作统筹安排并办理资金拨付;教育费附加、退牧还草补助等支出也有类似的情况。
此外,项目资金通常三、四季度支出较多。财政支出中基本支出进度与时间进度大体相当,但项目支出进度一般都是前慢后快。主要是由于项目单位从启动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招投标等管理程序到具体实施有一个过程,前期准备阶段需要资金量小,实施阶段资金需求则明显增大,相应的资金支付也是前少后多。
四是一些项目预算因组织实施方面的原因需延后执行或结转下年使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相应的制度办法迟滞出台,或是项目实施条件不足等,预算往往在下半年甚至是在第四季度才能下达,相关资金在12月份支付较多,其中一部分资金还需要结转到下年使用。
财政部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新增了不少项目,后两个季度支出较多情况就更明显一些。
收支矛盾突出
今年以来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也导致12月份收支规模巨大,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今年预算支出规模较大,一些基本建设新上项目,做各项准备工作时间较长,前期支出较少。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受经济下滑、结构性减税等很多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大幅下降,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上半年收入短收较多,为确保全年收支平衡,财政部门在压减行政性开支的同时,还对部分一般性的支出项目作了延后安排。三季度起,财政收入形势逐步好转,此前作延后安排的一些支出陆续开始执行。
此外,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预算执行进度,主要表现为部门预算编制还不够细致,有些支出项目安排不够准确,有些项目当年不能完全执行。
现行制度能防“突击花钱”
上述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认为,一般来说,现行的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控制程序能够防范违反预算规定“年终突击花钱”。
按照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各预算单位请领财政预算资金,都要严格按财政预算、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办理,并接受财政部门的实时监控。
12月份财政支出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虽然比较多,但都是按预算要求支出的,其中年终没有执行完的项目资金,按有关制度规定,将结转下年使用。
结转下年使用资金在使用前一直保留在国库,并没有拨付到各预算单位的资金账户,可避免出现截留、挪用和浪费资金问题。
各预算单位使用上年度结转资金时,同样需要按规范的程序办理审核、报批,不得随意改变预算原定的用途。财政部门动支预备费、用超收收入安排支出等也是严格遵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办理。
上述负责人表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加强配合,抓制度实施,防止个别单位出现违规行为。当前正按预算要求加强年终支出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搞好预算执行工作。对个别单位违规操作、不讲效益的乱花钱行为,财政部门将会按照相关法律规章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