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对全球复苏及新一轮增长翘首以盼。12月18日,《财经》年会——“后危机时代的变局”在北京召开,深入探讨“后危机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中国建设银行 副行长范一飞:建行现在在人民币跨境结算领域目前还是处在最领先的位置,市场份额大概占到50%左右。但是我要解释一下,其实50%这个份额得来也很容易,也就是做了几笔交易,就拿了这50%的份额。人民币国际化其实还处在一个非常初始的阶段,虽然进程应该说我们可以追溯到200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人民币在部分边境贸易中间已经逐步的开始扮演角色,特别是晓灵行长也提到,去年7月份央行颁布了《跨境结算办法》,标志着人民币开始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
到现在虽然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虽然近期有升温的迹象,但是总体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我觉得还是用步履蹒跚来形容可能比较准确,量还是很小。据外汇局统计,每年也不过1千亿左右,在外的存量大概2百亿,相对于我们国家巨额的进出口总量,相对于我们人民币发行的存量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
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币总数和金额都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从微观层面来讲原因是这么几个方面: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摄影:唐怡民) |
第一,我们的外贸企业,中国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往往处在劣势地位,无法掌握谈判主动权,没有选择计价货币的能力。
第二,刚才晓灵行长他们几位都提到了,境外人民币的投资回流机制没有理顺,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工具支付以后,缺乏人民币的投资渠道,不能自由兑换,境外企业和银行面临货币管理和资金的问题。
第三,国内公司用人民币计价以后,就整个集团而言还是存在币种比配的问题,我想以港澳地区的贸易为例,比方说一个广东的公司开展进出口贸易,虽然第一手直接的买家和卖家可能在港澳,但是真实的买家,最终的买家和卖家往往可能还在境外,在第三地,可能还是用美元或者欧元作为最终的货币。虽然我们和香港之间是采用人民币计价,但是实际上港澳的企业对外支付的时候还有一个兑换的问题,因此这三个原因是导致目前跨境结算中间人民币这项业务比较慢一个重要的原因。
下一步我们想,首先我想我的发言一个前提,大家对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达成共识,就是不会还有谁怀疑我们要不要做这件事情,如果这个前提是成立的,我觉得应该是从政府和微观两个层面加紧工作。从政府的层面来讲,最中国的一点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或者说保持人民币小幅稳定、可预期的升值,我觉得这个对推荐人民币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领域,要解决人民币境外投融资的畅通问题。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建立一个全球的人民币清算体系。现在我们在跨境结算中通过香港地区的跨境行、代理行的两种模式,应该说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怎么样建立真正的全球清算体系,这个需要人民银行牵头,利用我们相关的几大银行的海外机构,我个人认为是有条件的做这么一个体系。第四,还是要进一步的鼓励创新。
第二个层面,微观层次,从我们银行角度创新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最重要的还是中资银行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以人民币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开放为前提,在这个进程中间以我们现在的能力来衡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把客户的需求对银行的需求分成三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基本的银行交易,第二个层次就是流动资金管理,第三个层次就是组合的银行服务,从低到高,从最基础的服务到高层次需求,放在三个层次讲,我个人认为现在我们中国的银行普遍还停留在第一个层次,这方面能力我们实际上是具备的,后面两个层次能力我们觉得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当然我们也涉及到一些流动资金管理、组合服务,总体而言,我们还是在金字塔的最底端。这种现状和我们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跟我们提出的实际需求相比,我们应该说是刻不容缓需要我们马上行动起来,加强我们自身的能力建设。
第二,市场条件下波动风险管理能力。长期以来我们实际上是处在受管制的市场里面在活动,人民币开放以后我们的市场波动程度会与日俱增,像利率、汇率相关产品的需求会增大,风险事实上也在加大。银行一方面要管理好自身的风险,更重要的还要帮客户管理好风险,这个对我们也是新的挑战。
第三,要真正建立全球的统一授信制度。现在我们对跨境的企业主要还是采取买方信贷等方式解决跨境需求,这种方式成本高、效率低,怎么样把我们的授信范围扩大,扩大到全球范围去,使我们的跨境企业可以灵活的快捷的得到中资银行的支持,促进人民币在境外支付,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四,相关的产品创新。当前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人民币的离岸业务需要加大力度,还有外汇市场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包括像期权产品、期货产品等等这些工具的开发,都是非常迫切的。
这方面工作我想还有很多,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不仅跟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而且能够在这中间起到促进的作用。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