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对全球复苏及新一轮增长翘首以盼。12月18日,《财经》年会——“后危机时代的变局”在北京召开,深入探讨“后危机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任志强: 低收入者就该买不起商品房 有廉租房
听众:刚才任总说,储蓄很多,可能中国人有钱的很多,但是您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问题,贫富差距的拉大,是不是有这样一个现实,不是所有的储蓄都是分配到每个人头上,而是极少部分的人掌握这部分的储蓄资金,这极小部分的人买房子置业,这部分变成资产又升值,但是另外很多一部分可能没有这个渠道,不知道这个现象怎么看?
任志强:你们可能看到中央文件怎么写的,23号文件上写的三种收入的人有三种解决办法,高收入者在市场上买商品房,中收入者是经济适用房,低收入者是廉租房。你说的那些穷人收入低,是,国家保增,1540万套,中央经济工作报告告诉你了,剩下不是商品房的人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还有一大堆呢,美国的土地是归私人所有的,中国的土地是交土地出让金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让穷人交土地出让金的土地上买商品房解决问题,中国政府也没有让这么干,你死气白赖的非要往上面跑,这是自己的事,怨不得别人。你们回去看看是怎么写的,哪些人买商品房、哪些人买经济适用房、哪些人买廉租房,这是国家有规定的,跟我们没关系,这个问题不是我回答的,是总理回答的问题。
潘石屹:房地产是需要技术 国企要特别小心
听众:第一个问题请问潘总,您上半年一直说国进民退的现象,其实我们发现行业内还有一种现象也比较突出,就是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有一些非常紧密的合作,比如像万科和中粮,比如说万桶和泰达,比如说SOHO中国和华远地产,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第二个问题请问陈淮主任,在城市中心做高档商业项目这个模式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您怎么看?
第三个问题请问瑞银的蔡总,我们知道今年您给龙湖做IPO上市非常成功,我想问一下,接下来资本市场怎样看待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企业?比如说中赫住产赵总上市的话,您会有什么好的建议?
潘石屹:国进民退了吗?我还是觉得09年中国市场上的钱多,尤其这些钱让国有企业、央企拿到了,拿的钱多资金的成本又很低,他们要把这些钱投到他们的行业里面去都过剩了,所以他们听说了房地产赚钱,都跑到房地产行业来了。我觉得还是要特别小心,因为开发房地产还是需要技术的,如果只有钱没有技术过来,就怕建不好房子。另外,国有企业胆子都比较大,他们出的价钱都比较高,所以我在拍卖广渠门路15号地拍卖的时候,进去的有11家,10家都是国有企业,出来以后有记者问我,我怕我回答有出入,让别人误解了,我说你写的时候给我发一个E—Mail吧,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国有企业拿地?第二个问题如何看有一些企业不能建房子的地圈了以后制造泡沫。我说第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要特别小心,房地产是需要技术的,如果是刚性行业会走好多弯路,问第二个问题说制造泡沫怎么办?我说制造泡沫就像喝了酒去开汽车的时候,喝酒的时候痛快出去的时候是对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都不负责任。结果有一个特别聪明的记者就给加工了一下,说潘石屹说央企拿地相当于酒后驾车,嫁接了一下,所以有好几个人都跟我说,你这个比喻太精确了,我就很惭愧的说这是被加工过的不是我说的。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国有企业拿地势头还特别猛,他们要特别小心。
我跟任总的合作,这不是说一个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的合作,实际上作为一个房地产企业会跟各种各样的企业去合作,我们合作的过程中就看相互之间有没有互补性、有没有需要,而对他是什么阶级性质的,我都不知道任总这个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还是什么企业,我们一般不看营业执照,只要他能给我提供这个服务他占多大的比例不太重要。
蔡洪平:海外投资关注中国地产业可信度和增长指标
蔡洪平: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今年下半年香港海外的房地产融资非常热闹,也非常乱,这种乱的现象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差不多有17家房地产企业去融资,市场是没法承受的,出现了很大的现象是龙湖,就像一个民营企业一步登天,在香港房地产有三个等级,第一个是国企,像中国海外这样的,因为它有很大的信用,任总还记得嘛,我们在桂林最苦难的时候讨论过,一个中国海外等于中国四大天王房地产商,当时他们的市盈率在3倍、4倍,可是中国海外只有7、8倍,龙湖上市一步到位,直接跟第一体归挂钩,什么道理?还根据是什么呢?居然同一个时间上市,今天的海外投资越来越关注中国房地产业,他看好三个东西,一个是可信度,通常地产业让你拼命的评估,谁给我评估的高,就给谁的奖金多,把昨天拍的地王的价格做参考价值,但事实上市场投资的他不接受。一般都在六七折,后来干脆打三折、四折,因为你乱评估的没有关系,不参考,看最后的利润是多少,居然有的企业非常高,也可以做很多的工作,这使得很多房地产业失去了基本的先用,就是说你到底估值在什么地方,很乱。龙湖出的样子非常好,我们做分析,写他这个报告的时候像诗歌般的,我们分析的时候,每年的税后利润23个亿,当天晚上VIG打来电话,说好像你的分析有问题,说应该是28亿,这种信心传递给我们的分析员非常大的信心。
第二,持续增长。千万不要高高地地,为了明年盈利把明年的利润增加,一步一步稳步增长最受欢迎,同时这样可信度也高。但是现在在香港房地产还有将近8、9家,我相信不容易,特别是规模小的,小于5亿美元以下的投资,因为太多选择,他们还是要看这个房地产业能够走多远,不是赚了利润就可以上市的,10以后还存在吗?是不是非常好的全国品牌?是不是持续增长的?现在投资者也越来越看中企业家和房地产业的社会责任心,这是龙湖价值评估体现的这一点,所以资本市场还是有是非的。还是这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步一步盖好房子,横财没有,追求房子和追求事业、财富是两码事,一定把实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