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房产调控第四把锁? 二套房贷首付或将五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2日10:22
  继调整营业税征收比例、“国四条”出台、提高开发商拿地门槛后,货币和金融监管部门也将加入调整楼市阵营,他们的利器是收紧投机性房贷。

  记者昨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相关部门已制定调控政策,其中不但明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严格制定二套房贷利率,而且同时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

  投资和投机不再优惠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监管层已不断释放楼市调整信号。12月18日,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在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的同时,更加严格二套房信贷管理,严格二套房认定标准,抑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而摩根大通上周也发布报告称不排除中国房贷政策进一步微调的可能。

  “国务院会议提到要综合运用财政、土地和 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现在就差信贷了。”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近期中央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显示出管理层对当前房价上涨过快的担忧,政策收紧倾向明显,“相信货币和财政金融方面也会出细则,这将是一个组合性政策”,“基调是对保障性需求继续鼓励,但对投资性和投机性的不再优惠”。

  将降低部分楼盘投资价值

  二套房贷的松紧直接关乎投机者成本高低,一直是楼市政策风向标。此前近10个月的楼市繁荣与二套房贷政策变化密切相关,如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高至50%,势必积压楼市泡沫,相当部分楼盘将不再具有投资价值。

  调控房地产

  中央将打“组合拳”

  国务院会议提到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房价进行调控,现在财政、土地和税收部门都拿出了自己的“利器”,下一步,货币和金融监管部门是否能有作为备受期待。

  税收政策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从明年1月1日起,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两年恢复到五年,个人购买不足五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国家将全额征收营业税。

  这意味着,国家于今年元月起对二手房转让营业税实行的优惠政策到今年12月31日终止,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

  财政和土地政策

  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部等五部委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时,“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首次缴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如果开发商拖欠价款,不得参与新的土地出让交易。

  而此前各地方土地出让大多执行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首付政策。

  货币及金融监管政策

  有消息人士透露,相关部门已制定调控政策,其中不但明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严格制定二套房贷利率,而且同时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

  什么情况属于二套房贷?

  据央行与银监会规定,二套房贷款的界定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

  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借款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次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的,可比照首套自住房贷款政策执行。

  其余已利用银行贷款购买住房的家庭,再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均按第二套房执行。

  现行二套房贷政策

  已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的家庭,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也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各商业银行将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下限提高至40%,其房贷利率也至少要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

  传言二套房贷新政

  据消息人士透露,新的政策其中不但明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严格制定二套房贷利率,而且同时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

  反应》

  不少银行

  已暗中收紧“钱袋子”

  虽然二套房贷新政仍在传言中,但“房价将在明年一季度大幅调整”的消息已在业内广泛流传,部分银行人士透露,在房价调整前,他们将严控二套房贷发放,以“年底贷款额度用完”为由暂不扩展相关业务。

  一位银行人士昨日表示:“二套房贷收紧是明年银行个贷部门工作的"纲要"。因为二套房贷通常与投机客挂钩,在房价上涨过程中,这部分客户能给银行带来较大利润,一旦房价缩水,二套房贷存在较大断供可能,潜藏较大风险。”

  另有人士认为,实际上银行对明年房价走势已不再乐观,所以在监管层出台相应政策前,不少银行已暗中收紧二套房贷。如京城部分银行已提出对夫妻双方合计为购买第五套及以上住房的,个别银行已明确表态,将严格审批,且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房贷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上浮10%。

  影响》

  政策收紧

  可能会冲击地方收入

  专家指出,土地出让金历来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财源,“地王”频现是他们所乐见的,此次中央政府连续出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举措将对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带来冲击和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曾康华教授说,土地出让金在部分地区接近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如果再加上建筑业和房地产带来的相关税费收入和土地抵押获取的债务收入等,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运作取得的收入占其整个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表现出对土地的强烈依赖。

  专家指出,“以地生财”风险不能小觑。依靠“土地财政”维持城市经济发展,是一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为地方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要使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模式,关键在于优化地方财权结构。”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