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通胀预期管理体系的思考

来源:金融时报
2010年01月11日11:05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一定时期通胀走势的判断和预测。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列为今后几个月的重点调控内容,使通胀预期管理成为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中的热点问题。我国对通胀预期管理的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是如何管理通胀预期的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胀预期探索与实践的历程接近半个世纪,但并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十分有效的管理模式。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通胀预期管理情况看,虽然具体方法各有不同,但大致的运作程序都是先对通胀预期进行衡量,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手段对通胀预期进行引导和干预。

  (一)衡量通胀预期的方法

  由于通胀预期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未来通胀水平的看法,其与现实通胀的衡量完全不同。国际上衡量通胀预期的手段主要有三类:

  1.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测量分析

  通胀预期的调查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面向大众(普通消费者、家庭、投资者或雇员等)和面向专业人士(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形势比较熟悉的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

  (1)面向大众的通胀预期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备选答案,可以将调查分为定性、定量、定性结合定量三种形式。定性调查一般是询问消费者对未来短期或长期物价走势的看法,定量调查则直接询问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率的预期,另有部分通胀预期调查同时具备定性和定量的特征。如1999年起,英格兰银行开展月度通胀意向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人。每年2月还进行扩展调查,样本容量也为2000人。此外,英国还有多项对通胀预期的调查,但缺乏专门面向企业界通胀预期的调查(虽然调查中包含企业定价意图的问题)。又如,欧洲央行的商业和消费者调查,属于定量与定性结合型调查。该调查根据各类样本的比例,用净差额法计算出通胀预期。从调查结果来看。定性调查的结果只是趋势性的,没有得到量化的预期通胀率。这些预期调查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特征,因而其意义十分重要。

  (2)面向专业人士的通胀预期调查。面向专业人士的调查与面向消费者的调查是类似的,只是调查对象不同,且定量调查占主要地位。如,美国的Livington调查每半年向专业人士调查对于CPI、GDP、失业率等18个经济变量的预期。

  2.运用通胀指数工具衡量

  通胀预期通胀指数化债券是本金和利息的到期支付随着通胀指数的变化而调整的债券。由于购买者主要为国内机构投资者,因此,其利率可充分反映投资者的通胀预期。这种通胀预期测量是投资人用自己的钱“投票”选择的结果。

  主要国家央行一致认为,通胀指数债券收益率由通胀预期和无风险收益组成,只要从中剔除无风险收益即可得到通胀预期,也即市场平准通胀率。一般把国库券收益作为无风险收益率,从指数化债券和衍生品交易两个市场上获得通胀指数债券收益率。如英国从通胀挂钩债券提取通货预期。该债券自1981年发行,盯住零售物价指数(RPI)。美联储是以国债收益率与通胀保护债券(TreasuryInflationProtectedSecurities,TIPS)收益率之差表示平准预期通胀率。TIPS从1997年开始发行,本金和利息根据CPI指数变化定期调整,与美国城镇全商品消费者价格指数(CPI-U)挂钩,并有3个月的滞后期。法国分别从与国民CPI(不包括烟草,1998年编制)和欧洲地区消费物价调和指数(HICP,也不包括烟草,是为HICPxT,2001年编制)挂钩的通胀保护债券中提取通胀预期。此外,作为补充,还可以从通胀指数化债券掉期交易的价格升降中判断通胀预期的波动方向。

  3.通过计量模型对通胀预期进行估计

  中央银行还通过设定通胀率和其他变量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运用通胀本身的历史数据来对未来物价走势进行预测,获得通胀预期。

  (1)自回归模型。中央银行常常运用ARI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方法来分析通胀预期的产生并进行预测。该模型完全基于过去的通胀水平,较少考虑经济结构,能够得到较好的短期预期,并为结构模型提供一致性检验。但其缺点是未考虑正在发生的、会对通胀预期产生重要影响的供需变化,在某些情况下误差会很大,且得到的通胀预期转折点会滞后于实际值。

  (2)多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被较普遍地运用于构建通胀预期的结构模型。其思路是先从理论上考察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然后以其为自变量,以通胀率为因变量,运用历史数据模拟方程,将因变量值带入即可得到预期值。多元回归模型根据通胀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进行预测,较好地模拟了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期结果。但模型要求具备丰富的历史数据,且经济结构较为稳定,因此,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难以满足模型要求,预测能力不够理想。

  (3)联立方程。联立方程构成的大型宏观经济模型在通胀预期测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英格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央行都建立了自己的宏观经济模型,澳大利亚还通过外生性检验确定外生变量来构建模型。加拿大、IMF还依据一般均衡理论,利用动态优化方程来描述经济主体行为,采用广义矩阵方法、校准方法等复杂方法来确定模型参数。从联立方程的构建来看,它对宏观经济的反映较全面,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描述较为深刻,但预测精度不高。由于数据的缺乏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受到较多限制。

  (二)对通胀预期的干预措施

  国外引导和干预通胀预期的手段很多,以间接手段为主,即通过某种中间目标间接地影响通胀预期。其中常用的方法如下:

  1.新闻发布会。中央银行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与社会大众沟通对经济形势的认识,可以引导公众预期向良性方向发展。如欧洲央行是第一个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中央银行,行长向公众详细介绍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及货币政策相关的物价稳定评估等。

  2.中央银行或政府有关部门、权威机构发布政策报告。中央银行及时发布通胀或货币政策执行有关报告,就货币政策的意图、目标和实施状况与公众交流,公布有关统计信息和货币政策决策的数据,并提供专业分析材料。

  3.央行或政府高层官员在公开场合表态。中央银行行长、副行长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定期接受媒体采访,参加各种论坛,到大学讲学,把发言稿、演讲稿、研究成果等发表在网站上,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引导公众预期。

  4.实行通胀目标制。通胀目标制是指把维护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最终目标,其他目标都让位于通胀目标,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胀目标,并在公众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使通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以通胀率作为名义锚,对于引导公众、市场预期的简易性和大众化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将会使人们对未来的物价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预期。从国际实践情况来看,实行通胀目标制之后,多数国家的通胀预期表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并表现出高度的惰性。

  二、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完善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建议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没有专门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制度和通胀预期应对体系。为了较好地管理通胀预期,我国需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构建我国通胀预期管理模式。

  (一)建立专门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监测制度体系

  国外经验表明,抽样问卷调查监测制度是衡量通胀预期最常用的方法,我国中央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通胀预期抽样调查监测制度。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但必须包括不同阶层与年龄段的消费者、不同行业或领域的管理者或专家、学者以及专业预测机构。对普通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必须包含对过去一定时期物价走势的看法和对未来一定时期物价变动趋势判断两项内容,前者是为了把握随机挑选出来的被调查者的可信度,后者是被调查者的预期情况。对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和预测机构的调查可涉及包括对未来经济走势、GDP产出缺口等宏观层面以及企业劳动力成本变动、企业定价计划等的更多内容。调查频率一般为每月一次,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电话采访为辅。

  (二)发行与通胀指数挂钩的债券和衍生金融产品

  从通胀指数化债券或与通胀指数挂钩的金融衍生产品中提取信息,也是西方发达国家衡量通胀预期的重要方法。这些产品进入二级市场后,其价格变动能够直接反映出公众(投资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水平。具体方法是(以通胀指数化国债为例)用通胀指数化国债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减去国债收益即可得出平准预期通胀率。我国应建立长期的通胀指数化国债发行制度,同时建立健全通胀指数化国债二级交易市场。为保证二级市场交易价格能够准确反映通胀预期水平,还需要抑制市场中非理性的投机氛围。同时,发行通胀指数化国债,对CPI的公众认同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三)完善CPI统计方法,适时调整各类商品的权重

  我国必须尽快完善CPI统计方法,提高CPI指数的公信力。一是要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的变化,重新确立中国CPI指标的新体系。必须确立相应的制度,以保证CPI指标体系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的变化定期调整。如对非核心CPI指标和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标在CPI占比设置,应根据居民消费支出实际变化不断调整,还应考虑社会公众的感受因素。二是把CPI指标体系公开透明化,包括了CPI样本的采集过程、计算公式及信息的公开化及透明化,特别是要把CPI权重指标公开化,还有样本的采集及采集过程、CPI编制公式及编制过程等都应该是十分公开透明的。让CPI指标体系更加公开透明,才能让CPI指标真正成为反映居民实际消费生活的真实信息。在近期,国家统计局或其他有关部门可根据公众实际感受设计一套CPI指数统计系统,用以修正当前的CPI统计数据。

  (四)增加中央银行及有关部门的高层话语引导

  “高层话语引导”是国外对通胀预期进行引导和干预的一种常用方式。在我国也有“高层话语引导”的正式渠道,如公开发表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权威机构的规划、预测等。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高层话语引导”的不足之处在于非正式表达渠道不畅通。非正式表达渠道即权威机构领导人在适当场合对未来货币政策、价格政策、物价走势等敏感问题进行暗示或非正式表态。与正式表达渠道相比,这种方式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影响更为直接等特点。由于通胀预期波动性较强、变化较为频繁,“高层话语引导”的非正式表达更适应通胀预期的运行特点。因此,我国有关部门高层领导人应充分重视非正式表达渠道的“高层话语引导”。同时,还要建立政府、央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政策沟通机制。因为高层话语往往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是每个非专业人士都能读懂的,因此要发展一批专业政策咨询机构,对高层各种政策明示与暗示进行解读。?
责任编辑:董丽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