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应搞活小额信贷
——专访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教授何广文
何广文指出,要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目前来说最迫切的事情是小额信贷行业能获得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马会
1月5日,央行牵头的“普惠金融协调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普惠金
融体系的概念源于小额信贷,简单来说,它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有效的、全方位的为社会所有阶层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教授何广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目前来说最迫切的事情是小额信贷行业能获得快速发展。小额信贷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如何?怎样搞活小额信贷市场?何广文就上述问题一一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经济时报:小额信贷行业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历史,对支持农村金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现状如何?
何广文: 小额信贷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和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并存;公益性小额信贷和商业性小额信贷并存;专业性小额信贷公司和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并存;非正规小额信贷和正规小额信贷并存。
目前,虽然公益性小额信贷数量较少,但是由于它主要满足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需要,在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重视发展商业性小额信贷同时,不应该忽视公益性小额信贷的发展。正规小额信贷公司指的是由金融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司,如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在农村还有许多没有获得政策支持的小额信贷公司,它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
中国经济时报:微型小额信贷机构实力有限,大银行应该在开展小额信贷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大银行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开展小额信贷服务?
何广文:大银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大银行的重点在于大企业和大项目,但是由于项目数量有限,大银行开始出现客户群体下移趋势,通过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或者个人业务部的方式,为中低端客户群体开展小额信贷服务。大银行也可以通过批发资金的方式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比如给农村信用社和小额信贷公司发放贷款,间接支持三农发展。作为银行来说,在农村开展信贷服务,虽然面临着一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但不意味着不盈利,要以可持续心态看待,这既拓宽银行的业务发展,也能够实现盈利。还可以通过组建投资基金,投资小额信贷金融机构,或者通过兼并、收购小额信贷公司,由其发放贷款,大银行可以为小额信贷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提供IT服务和财务服务,来扶持小额信贷行业的发展。另外,大银行也可以通过业务创新方式支持小额信贷。比如农行的惠农卡,通过授信的方式发放信贷资金,弱势群体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抵押,如何在客户缺乏抵押的情况下给予贷款,同时又能够降低银行贷款风险,这种业务创新意义重大。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现有的关于小额信贷行业的政策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应如何进行完善?
何广文:目前,我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的很多政策和监管措施实际上是不到位的,缺乏清晰和系统的小额信贷政策和法规。譬如规定小额信贷的利率上限,限制了它的发展;缺乏激励商业银行开展小额信贷的系统措施;没有给予小额信贷公司合法地位;对于只贷不存的公司,存在监管过度的问题。政策措施的不健全导致了银行发放贷款难和农户贷款难并存的尴尬局面,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小额信贷机构补贴、给予资金需求者补贴等方式,使农户获得能够承受的资金价格。而对于利率上限的限制,政府可以通过其它一些机制配合解决,比如保险和担保等方式。
另外,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公平性不足,通过设置一些门槛只给予有限主体市场机会,限制了其它资本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是个大市场,需要竞争机制,需要民间资金的进入,小额信贷机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它的运行要合法化。特别是在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应该降低门槛,准入一些新的贷款机构,打破农信社在这些地区的垄断,充分形成竞争局面。目前准入的三种新型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量较少、真正深入农村的很少、资金来源有限、财务杠杆较低等。
要通过建立一种机制或者政策,将小额贷款变成金融机构的自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