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上午公布 本市GDP同比增10.1% 超越年初“保九”目标
北京人均GDP首破1万美元大关
2009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见底、复苏、回升态势。上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2009年本市经济运行情况。
据统计,2009年,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10.1%,不但实现了“保九”的经济增速,还超过预期值1.1%。全市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说,按照经济周期规律,本市2010年GDP的增速可以预期保持在10%以上。对于2010年的物价,于秀琴说,2010年CPI的涨幅预期会在3%左右。
GDP
增速达10.1%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200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865.9亿元。
2009年全年GDP比上年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78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070美元),比上年增6.2%。
专家点评
人均GDP增长
意味着老百姓更富裕
专家认为,北京市政府在2009年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现在看来比较有效的措施。
人均GDP的增长就意味着老百姓更富裕了。
专家指出,在GDP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外地人对北京的GDP做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计算人均GDP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们算在内。可以说北京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便宜”。
北京在经济结构上,出口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来就比较小。经过2009年一年的努力,可以说金融危机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没有太多影响了。
专家分析指出,本市服务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进一步加大,将使北京经济保持平稳的态势。
其他相关数据
●2009年,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38元,比上年增长8.1%。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86元,比上年增长11.5%。
●2009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20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09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58.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2009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09.9亿元,在上年增长20.8%的基础上又实现了15.7%的较快增速。
●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0万人。
CPI
连续4个月降幅缩小 逐渐走出低谷
数据解读
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1.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
12月份,CPI同比下降0.6%,降幅比11月份缩小0.7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降幅缩小。
而从环比看,12月份CPI比11月份上涨0.3%。
专家点评
物价稳中可能略微回升
专家分析认为,本市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趋势与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据统计,2009年,本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虽然均同比下降,但2009年12月份,这两项价格却都出现了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CPI产生影响。
专家认为,CPI同比下降,说明2009年的物价水平和2008年相比略低。但降幅连续缩小,则说明物价水平在稳步回升。总体来看,物价会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稳中可能略微回升。
房地产
房价快速上涨 销售面积同比增七成
数读
2009年,全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4%。
12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
从环比看,12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比11月份上涨3.1%,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4.7%,均连续10个月环比上涨。
2009年,全市销售商品房236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9%。
另据统计,2009年末,全市商品房(现房)空置面积1351.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6%;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426.8万平方米,下降18.3%。
专家点评
信贷环境宽松 “越涨越买”
专家认为,2009年北京的房价上涨迅速出乎所有人意料,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信贷环境比较宽松,大量资金流向了土地以及商品房开发市场,导致房企高价拿地,地王一出又推动周边房价上涨。
从购买力角度讲,2008年楼市低迷,需求大量被积压,而2009年开始,各种利好于楼市的政策频出,购房者积极性也倍增。“越涨越买”的心理也导致房价一步步被炒高。
2010年房市 应不会有太大波动
专家认为,2010年房价的变化,基本上开始趋于平稳了。中国的房产市场已从一手房市场快速地向二手房市场转变。所以2010年不可能大幅下跌,也不可能大幅上涨。
百姓落点
购房购车早出手 不用等到年中
专家建议,消费方面,老百姓还是主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
2010年的物价水平应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总体还是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如果有购房、购车等实际需求,专家认为,还是尽早出手较为合适,不用特别等到年中或下半年。
至于小件商品,比如家电等,价格长期处于稳中略降的态势,在何时购买不会有太大区别。需要的时候就出手,就是消费的基本原则。
●支持专家
齐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于秀琴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张宝全 今典集团董事长
高姗 亚豪机构副总
本版文/记者
汪红 周超
曾佑忠 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