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撤销驻京办重在建权力监管制度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1月29日14:47
  据传,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万多个驻京办,大部分已经面临短期内被撤除的命运终局。消息是好消息,愿望也自然是好愿望。只是,对已经尝试过多次的整治驻京办行动,这次是否仍然会像前几次一样落得个无疾而终,实在不好怀着太大的期望。

  驻京办虽然只是各地在皇城根下设置的一个小小窗口,但其承载的权力或效率运作的意义,却显然不是一个地方政府敢掉以轻心的事。在中国特色的权力体制下,官位的册封、财政资金的审批等等主宰地方权力的大印,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因而北京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地方财政望穿秋水的金源,也是地方官员们追逐仕途辉煌的最佳捷径。无怪乎在中央多次示意要取缔驻京办的背景下,驻京办却始终能一如既往地依附在皇城根下,而风景依旧。

  根据相关媒体提供的数据推算,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高等院校以及企业派驻在北京城的驻京办,其数目应该在一万个以上,而瞭望周刊反馈的信息显示,“各级政府驻京办的资产在2001年就超过了100亿元,仅2002年,这些驻京办在购房、建房上的投资和日常经费开支就高达43亿元”,据说一个驻京办年平均年消耗的经费高达100万元以上,使用或消耗的人力资源,至少是一个超过数万人的庞大阵营。

  如此庞大的开支和人事消费,一股脑地常年汇集在本来就十分拥挤的北京,足见天子脚下京官权力的巨大魔力。中国大多数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财政资金,实际都处于捉襟见肘的困窘之中,却仍然要不惜代价在北京设置这样一个吞钱的办事机构,透视的是坐落在京城的权贵们的权力魔力。

  在中国现时的财政运作体系下,税收的大头份额归中央后,地方在应付机构运转和社会建设等诸多事务中的资金缺口,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指望中央大员们的恩惠。地方政府除了寄望暴力拆牵能够轻易地捞点油水外,常年都处在对项目和资金审批的等待与渴求之中。因而,仅是财政或者项目之类的资金来源,就足以令地方不得不将北京作为最大的菩萨供奉着。

  相比中央各部位官员官员所操持的财政和官阶资源,派几个官吏等候在皇城根下,花费的那点银子绝非可以换回的酬劳可比。相反,令驻京办官员担忧的,应该是一些坚持原则的清官油盐不进,你愿意花,人家不愿接才为难。所以,别说是河南驻京办曾经曝出的“777箱”假茅台丑闻,就是回扣、美女、股票等等欲求以外的过分要求,只要你京官说得出口名堂,我小小的驻京办照样可以封住京官大人们难以张开的京(金)口。

  驻京办另一个不可替代的因素,与那个所谓“零上访”的京官要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你想,在一个“零上访”的行政指标下,地方政府如何对那些傻乎乎地不远千里奔赴京城的流浪访民进行拦截或监管,以确保京城维稳的政治需要,维护伟大首都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景象?即便地方官吏不为自己的乌纱帽着想,影响到京城的和谐局面也是必要考虑的大事,万一京官大人动了怒,影响到京官们的闲情逸致,那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坏事呢。

  所以虽然多年来驻京办在人们眼里已经成为“跑部钱进”、要钱要官的腐败代名词,近年来又成为拦截访民的一个地方监管站,在公众眼里早就不是个什么正经东西,但这个地方门排式的驻外机构,却能始终保持着对北京城的“严防死守”。

  撤销驻京办其实很容易,因为还没有那个地方政府敢于公开与中央唱反调。但怕的是在京官们不可动摇的权力意识下,在权力的魔力依旧可以只手遮天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如果不绞尽脑汁地去与程序不透明的京官权力进行勾联交结,将如何讨得京官大人们的欢心,从而换来一杯财政或者官位的羹汤,去施展他们振兴地方经济或营造升官发财的才华呢?其实,驻京办只不过是在中国社会的权力体制下,权力的责任意识缺乏程序监管的社会缩影,如果无法对权力程序实行有效的监管,没有对财政分流的科学、合理和公平的制度变革,没有对权力册封体制的根本改观,权力仍然一如既往地骑在法律的牛背上,撤销驻京办的规划恐怕仍然只能是又一场劳民伤财的折腾。指不定今天撤了,明天就会以其他更实在也更隐秘的腐败方式大行其道。

  所以,比撤销驻京办更重要的措施,恐怕还是要考虑对京官们权力大于责任、权力的社会义务意识严重欠缺的弊端,进行正本清源的改革。如果能从权力监管的制度层面去思考驻京办的命运,将远比撤销一个驻京办的意义要实在得多,撤销驻京办的动作也不会如此的步履维艰了。
责任编辑:刘玉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