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百日红,这句中国的古话正在如日中天的华夏基金身上验证。
继因为股权问题,被证监会基金部暂停发行新产品之后,华夏基金上周的人事地震更是引发了市场关注。根据华夏基金最新公告,因个人原因,华夏基金投研团队二号人物孙建冬申请不再担任华夏复兴股票型基金、华夏红利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
2009年以来,华夏基金一直被猛将出走所困扰,去年3月,有“熊市十大王牌基金经理”之称的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经理颜正华离职;7月,明星基金经理、执掌华夏优势增长的张益驰离职;上周,和孙建冬一起离职的还有华夏平稳基金经理张龙。
虽然王亚伟光环耀眼,但是管理的两只基金规模均不大,连损大将之后,华夏如何管理好3000亿的资产组合,这恐怕是作为投委会主席的王亚伟今年最大的难题。
明星去职基民躁动
资料显示,孙建冬于2004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任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副总经理,是华夏基金投资委员会成员之一,其于2005年6月30日开始接管华夏红利,2008年1月23日开始接管华夏复兴。
在很多人的眼里,王亚伟是华夏基金乃至整个基金业当仁不让的明星,但是在业内,孙建冬的能力反而更被认可。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虽然业绩骄人,但是因为长期封闭申购,对于基民来说“可望不可及”,对基金经理们而言也没有可比性。但是孙建冬管理的华夏红利基金截至去年年底的资金规模约270亿元,华夏复兴基金的资金规模约48亿元,两者总计规模接近320亿元,其影响的基民数量远高于王亚伟。
据财汇统计数据显示,孙建冬从2008年1月23日起任华夏复兴基金经理,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该基金业绩累积增长26.67%,而同期大盘下跌30.32%。而孙建冬从2005年6月30日开始管理的华夏红利基金经理,截至去年四季度末,业绩累积增长548.93%,而同期大盘上涨210.45%。难能可贵的是,早在2007年底,华夏红利规模就已经高达200亿元以上,而且一直开放定投。
五星级基金经理孙建冬的离去在基民中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基金吧中,甚至出现了一篇名为“孙建东走了,持有华夏红利的我们该咋办?”的讨论帖。几个小时内,该帖点击率已过千,其后的回复帖中,基民们众说纷纭。
由于此前华夏红利由孙建冬和郑煜、谭琦三人共同管理,孙建冬离职后,该基金将由剩下两位基金经理管理。而华夏复兴的基金经理则有股票投资部总经理、国际投资总监程海泳接任。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庄正建议,一般来说,若某只基金更换基金经理以后,可先观察一段时间,看其投资风格和投资能力,观察的周期一般是半年,在此期间,投资者可比较全面地考察出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从而做出申或赎的决定。
去向已定投身私募
从华夏基金离职的猛将基金经理,如今不少都是私募基金圈子里的大腕,而孙建冬也将走上私募之路。
而记者从知情人士获悉,孙建冬也将领衔一家新的私募公司,如今从投研到市场的核心班底已经搭建完毕。该团队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在孙建冬看来,虽然今年行情不佳,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却是长期布局的好机会,这也是他之所以选择此时出山的原因之一。
在孙建冬之前,华夏基金已经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包括江晖、石波、张益弛等。他们领衔的私募基金各自取得了较好发展,其中,石波旗下的尚雅4期在2009年的业绩名列阳光私募第二位。而基金圈的普遍看法是,孙建冬的实力犹在石波等人之上。不过由于目前私募常用的信托方式,暂停开户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这对孙建冬及其团队而言是要解决的第一大难题。
实际上华夏基金的问题只是基金圈子里的缩影,公募基金向私募基金输送人才已经成为大势。原基金业老将、现上海重阳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合伙人李旭利曾在去年底的第八届基金论坛上笑侃,“我在业内工作过12年,我并不是第一个离开的,我是最早一批基金经理里面最后一个离开公募的。王亚伟是有理想的人,他不离开是他不正常。”
随着部下和同行们一个个在私募江湖中崛起,仍孤独留守公募基金的老帅王亚伟如何抵御私募高额业绩回报的诱惑,又如何管理好高达3000亿规模的基金资产,这恐怕是他今年除了继续做好业绩之外,要面临的更大难题。